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事吟 芝兰种不荣,荆棘剪不去。 二者无奈何,徘徊岁将暮。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种植的芝兰无法茂盛,荆棘却无法剪除。面对这两种无奈,只能徘徊不定,岁月即将结束。
注释: 字词注释:
- 芝兰:指香草,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
- 荆棘:指刺人的灌木,比喻困难或障碍。
- 无奈何:没有办法。
- 徘徊:犹豫不决,来回走动。
- 岁将暮:指年末,比喻时间的结束。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通过芝兰和荆棘的对比,表达了面对美好与困难时的无奈和犹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以理学思想为基础,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面对生活中的美好与困难时的无奈和犹豫,可能是作者在某个年末时节,回顾一年来的经历和感受时所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芝兰和荆棘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面对生活中的美好与困难时的无奈和犹豫。芝兰种不荣,象征着美好的愿望或努力未能实现;荆棘剪不去,则象征着困难或障碍无法消除。二者无奈何,徘徊岁将暮,表达了作者在岁月即将结束时的徘徊和无奈,反映了人生中常常面临的矛盾和选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芝兰种不荣:比喻美好的愿望或努力未能实现。
- 荆棘剪不去:比喻困难或障碍无法消除。
- 二者无奈何:面对这两种情况,感到无奈。
- 徘徊岁将暮:在岁月即将结束时徘徊不定。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芝兰和荆棘的对比,突出了美好与困难的矛盾。
- 比喻:用芝兰和荆棘比喻生活中的美好与困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面对生活中的美好与困难时的无奈和犹豫。通过芝兰和荆棘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在岁月即将结束时的徘徊和无奈,反映了人生中常常面临的矛盾和选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芝兰:象征美好的事物或人才。
- 荆棘:象征困难或障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芝兰”比喻什么? A. 困难 B. 美好 C. 时间 D. 障碍
- 诗中的“荆棘”比喻什么? A. 困难 B. 美好 C. 时间 D. 障碍
- 诗中的“徘徊岁将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奈 B. 喜悦 C. 坚定 D. 悲伤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牧):通过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登鹳雀楼》(王之涣):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秋夕》(杜牧)与《感事吟》(邵雍):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秋夕》更多地通过具体的景象来表达,而《感事吟》则通过抽象的比喻来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详细注释和解读宋代诗歌。
- 《邵雍诗集》:收录邵雍的诗作,包括《感事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