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成挽辞》

时间: 2025-01-10 22:53:38

文行高无对,功名莫动渠。

宁登逸民傅,不著茂陵书。

谁谓风流尽,犹疑信息疏。

九京何所憾,玉树满庭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世成挽辞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文行高无对,功名莫动渠。
宁登逸民傅,不著茂陵书。
谁谓风流尽,犹疑信息疏。
九京何所憾,玉树满庭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黄世成的哀悼与怀念。诗中提到他的文采和品行无人能及,功名与地位无法动摇他的气节。宁愿成为隐士,也不愿沦为历史书中的虚名。谁说他的风流才华就此消逝?其实仍然有许多未被传达的信息。对于九京(指京城)我并没有什么遗憾,因为他的英名如同庭院中的玉树,依然高耸挺拔。

注释:

字词注释:

  • 文行:文采与品德。
  • 无对:没有对手,形容优秀。
  • 功名:指功绩与名声。
  • 逸民:隐士,指不愿仕途的人。
  • 茂陵书:指《史记》中对茂陵的记载,形容被遗忘的名声。
  • 风流:才华与风采。
  • 九京:指京城,这里代指朝廷或政治中心。
  • 玉树:比喻美好的品德或成就。

典故解析:

  • 茂陵书:指“茂陵”是汉代刘彻的墓地,这里用来形容那些名声显赫但缺乏实质贡献的人。
  • 逸民:在古代,是指那些隐居不仕的人,代表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散文家。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见长,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风光。杨万里崇尚自然,追求真情,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杨万里为悼念黄世成而作,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崇高敬意与怀念。黄世成是当时著名的隐士,其高洁的品德和才华让人铭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黄世成的追忆,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两句,诗人用“文行高无对”来赞美黄世成的才华与品德,暗示在当时社会中,他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存在。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态度,宁愿做一个隐士,不愿被历史所遗忘,表现出一种高洁的志向。

第三句“谁谓风流尽,犹疑信息疏”则揭示了即使黄世成已逝,他的风流才华仍在流传。诗人通过对话的方式,质疑世人对黄世成的评价,传达出对好友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不屈信念。在最后一句,诗人以“玉树”作比,象征着黄世成如同高大的玉树,依然屹立在世人心中,给予人们无尽的敬仰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其精神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行高无对:强调黄世成的文采和道德高尚,无人可比。
  2. 功名莫动渠:表达他在功名利禄面前保持不动摇的态度。
  3. 宁登逸民傅:宁愿成为隐士,以保持自己的高洁品德。
  4. 不著茂陵书:不愿意被历史记载为无所作为的人。
  5. 谁谓风流尽:反驳世人对黄世成才华消逝的看法。
  6. 犹疑信息疏:指尽管他已逝世,但仍有许多未被传达的信息。
  7. 九京何所憾:即使身处朝廷,也没有遗憾。
  8. 玉树满庭除:比喻黄世成的才华和品德高尚而伟大,依然存在于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世成比作“玉树”,象征其高洁的品德。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 反问:通过反问手法表达对世人看法的不满与反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黄世成的追思,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崇拜和对名利的淡泊,反映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行:象征学识与品德,体现出一种理想人格。
  • 逸民:代表着隐士的高洁与淡泊。
  • 玉树:象征高尚的品质和永恒的价值,表达出对黄世成的崇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世成的品德如何?
    A. 无人可比
    B. 平庸无奇
    C. 受到质疑

  2. 诗人宁愿做什么样的人?
    A. 朝廷官员
    B. 贫民百姓
    C. 隐士

  3. “九京何所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朝廷的失望
    B. 对个人成就的遗憾
    C. 对黄世成的怀念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杨万里:两者均为南宋诗人,但陆游的诗多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感,而杨万里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和友谊的表达。
  • 李白与杨万里:李白的诗歌常带有豪放与洒脱,而杨万里的诗则在清新自然中融入更多的深邃思考与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