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上梅》
时间: 2025-01-11 19:44: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案上梅
横枝当案雪未融,
夜窗印月影若空。
人怜太瘦不奈冷,
自抱纲独无愁容。
春风杂花岂不好,
一知难与孤芳同。
宁来作伴管城子,
静炷沉水听号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枝梅花在案桌上,雪尚未融化,夜晚窗外的月光映照在梅花的影子上,显得空灵而寂寞。人们看到梅花瘦弱,觉得它受了寒冷的折磨,却不知它自我安慰,心无忧愁。春风吹来,百花争艳,梅花虽然美丽,但却难以与其他花朵相伴。宁愿在城边独自作伴,静静地点燃蜡烛,在水边静听松树的低语。
注释:
- 横枝:侧面伸展的树枝。
- 当案:在案桌上。
- 未融:尚未融化。
- 印月影:月光的影子映在窗上。
- 太瘦:指梅花的形态纤细。
- 自抱纲:自我安慰,独自抱着花的枝条。
- 孤芳:孤独的花,指梅花。
- 管城子:指的是城边的小地方。
- 静炷沉水:安静地点燃蜡烛,在水边沉静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梅花的热爱而著称,是宋代花卉诗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借梅花抒发对孤独与清高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案上梅》是一首充满清冷气息的诗,李弥逊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孤独与自我安慰的主题。诗中的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独自绽放,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诗的开头“横枝当案雪未融”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形态,也暗示了梅花在严寒中的坚韧与不屈。随着夜晚的降临,窗外的月光将梅花的影子投射在室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
诗中提到“人怜太瘦不奈冷”,反映出人们对梅花的同情,而梅花却在“自抱纲独无愁容”中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从容。李弥逊在此处通过对比,展现了梅花与周围环境的冲突,进一步增强了主题的深度。
接下来的几句提到“春风杂花岂不好”,表达了对春天其他花卉的赞美,但梅花却因为“难与孤芳同”而显得格外孤独。最终,诗人选择宁愿在城边静静地陪伴梅花,倾听自然的声音,体现了对孤独与自然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彰显了梅花的孤高与自持,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横枝当案雪未融:描绘梅花的枝条横放在案桌上,周围的雪尚未融化,营造出寒冷的氛围。
- 夜窗印月影若空:夜晚的窗户映照出月光的影子,显得空灵而孤寂。
- 人怜太瘦不奈冷:人们看到梅花瘦弱,感到怜惜,认为它在寒冷中难以忍受。
- 自抱纲独无愁容:梅花自我安慰,抱着自己的枝条,表现出无忧无虑的状态。
- 春风杂花岂不好:春风吹来,百花争艳,其他花朵也很美丽。
- 一知难与孤芳同:但是梅花虽然美丽,却难以与其他花儿相伴。
- 宁来作伴管城子:宁愿在城边独自作伴。
- 静炷沉水听号松:静静地点燃蜡烛,在水边倾听松树的低语,表现出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孤独的存在,隐喻其高洁与不屈。
- 拟人:梅花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和状态,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梅花的孤高与自持,反映了诗人对独立与清高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孤独、高洁、坚韧。
- 雪:象征寒冷、孤寂的环境。
- 月影:象征空灵与孤独。
- 春风:象征生命与希望,但与梅花的孤独形成对比。
- 城边:象征静谧与自然的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梅花的状态如何?
A. 繁茂
B. 瘦弱
C. 枯萎
D. 盛开 -
诗人宁愿选择什么样的环境?
A. 热闹的城市
B. 宁静的城边
C. 繁花似锦的花园
D. 喧闹的市场 -
诗中提到的“春风杂花”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喜悦
C. 孤独
D. 繁华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写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但更加强调了梅花在逆境中的傲然与自信,与李弥逊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弥逊研究》
- 《梅花文化与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