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辞四首》
时间: 2025-01-21 18:06: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子辞四首 杨维桢 〔元代〕
宜男草生春又归,美人春病减腰围。 何如使君堂前燕,将得春雏入幕飞。
燕子将雏春又深,不堪春思似秋心。 东郊春入车前景,荡子马蹄何处寻?
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 鸳鸯一生不作客,夜夜不离双井塘。
燕子楼头是妾家,燕来燕去入容华。 只应韩重相思骨,化作潮中并蒂花。
白话文翻译:
宜男草在春天再次生长,美人在春天因病消瘦了腰围。 不如使君堂前的燕子,带着新生的雏燕飞入帘幕。
燕子带着雏燕时,春天已经深了,春天的思念让人感到如同秋天的忧愁。 东郊的春天进入了车前的景色,游子的马蹄声在何处寻找?
燕子来时,春天的雨水带着香气,燕子离去时,秋天的雨水带来凉意。 鸳鸯一生不离开,夜夜都在双井塘边。
燕子楼头是我的家,燕子来来去去,进入了容华。 只应韩重的相思之情,化作了潮中的并蒂花。
注释:
- 宜男草:一种草名,古人认为此草能宜男(即生子)。
- 春雏:指新生的燕子。
- 入幕飞:飞入帘幕,指燕子进入室内。
- 荡子:游子,指在外漂泊的人。
- 鸳鸯:比喻恩爱夫妻。
- 双井塘:地名,可能指鸳鸯常居之处。
- 韩重:可能是指韩凭,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因相思而化作并蒂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古乐府和古文辞,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燕子辞四首》可能是在春天创作的,通过对燕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受和对远方游子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燕子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宜男草生春又归”和“美人春病减腰围”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物的变化,而“燕子将雏春又深”和“不堪春思似秋心”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复杂情感。后两句通过对燕子和鸳鸯的对比,强调了燕子的迁徙和鸳鸯的忠诚,寓意着作者对稳定和归属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宜男草生春又归”,以宜男草的生长象征春天的到来。
- 第二句“美人春病减腰围”,通过美人的消瘦形象,暗示了春天的变化和人物的情感。
- 第三句“何如使君堂前燕”,通过燕子的形象,引出春天的生机。
- 第四句“将得春雏入幕飞”,描绘了燕子带着新生的雏燕飞入室内的情景。
- 第五句“燕子将雏春又深”,再次强调春天的深入和燕子的活动。
- 第六句“不堪春思似秋心”,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有喜悦也有忧愁。
- 第七句“东郊春入车前景”,描绘了春天东郊的景色。
- 第八句“荡子马蹄何处寻”,通过游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第九句“燕子来时春雨香”,描绘了燕子来时春天的雨水带着香气。
- 第十句“燕子去时秋雨凉”,描绘了燕子离去时秋天的雨水带来凉意。
- 第十一句“鸳鸯一生不作客”,通过鸳鸯的形象,强调了忠诚和稳定。
- 第十二句“夜夜不离双井塘”,描绘了鸳鸯夜夜不离的情景。
- 第十三句“燕子楼头是妾家”,通过燕子的形象,引出作者的家。
- 第十四句“燕来燕去入容华”,描绘了燕子来来去去的情景。
- 第十五句“只应韩重相思骨”,通过韩重的典故,表达了作者的相思之情。
- 第十六句“化作潮中并蒂花”,通过并蒂花的形象,象征了相思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思似秋心”,将春天的思念比作秋天的忧愁。
- 拟人:如“燕子将雏春又深”,将燕子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通过对比,强调了燕子的迁徙和季节的变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燕子和春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通过对燕子的迁徙和鸳鸯的忠诚的对比,强调了作者对稳定和归属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宜男草:象征春天的生机和生育。
- 燕子:象征春天的迁徙和变化。
- 鸳鸯:象征忠诚和稳定。
- 并蒂花:象征相思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宜男草”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生育 C. 忠诚 D. 变化
-
诗中“燕子将雏春又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思念 D. 感慨
-
诗中“鸳鸯一生不作客”强调了什么? A. 迁徙 B. 忠诚 C. 变化 D. 忧愁
答案:
- A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
- 王维《鸟鸣涧》:通过对鸟鸣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维桢的《燕子辞四首》与杜甫的《春望》都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但杨维桢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元诗选》:收录了杨维桢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元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