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1-11 12:02:28

家住西湖第四桥,自从丱角学吹箫。

年来愁得两鬓雪,吹尽春风那得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住西湖第四桥,自从丱角学吹箫。年来愁得两鬓雪,吹尽春风那得消。

白话文翻译

我家住在西湖的第四桥,自从少年时学习吹箫。近年来愁苦得两鬓已白,吹尽春风又能消除多少愁苦呢?

注释

  • 家住西湖第四桥:西湖是杭州著名的湖泊,此处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点,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 丱角:指刚刚成年的少年,表示作者当时年轻时的状态。
  • 吹箫:吹奏笛子,这里象征着艺术和情感的抒发。
  • 年来愁得两鬓雪:形容近年内心忧愁,头发渐白,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 吹尽春风那得消:即使把春风都吹尽,愁苦也无法消散,表达了无奈的心情。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到的“西湖”和“春风”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美景与温暖的情感。西湖作为美丽的自然景观,常常被文人墨客所咏叹,寓意着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文奂,元代诗人,生平较少留下详细记载,主要以诗作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

创作背景

《竹枝词》系列诗作是元代流行的一种民谣体诗,通常用来表达生活的琐事和感情的细腻。此首诗作于晚年,反映了诗人对失去青春的感慨和对生活苦闷的思索。

诗歌鉴赏

《竹枝词四首 其四》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诗作。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在西湖的生活和内心的愁苦。开头的“家住西湖第四桥”便为全诗设定了一个清幽的背景,西湖的美景与诗人的心情形成了鲜明对比。随着“自从丱角学吹箫”的引入,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欢乐与理想,那时的他或许对生活充满期待。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愁苦逐渐侵袭,双鬓渐白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岁月对人的摧残。

“吹尽春风那得消”一句,展现了诗人的无奈与惆怅。即使用尽全力去追求快乐,内心深处的愁苦依然难以消弭,生命的无常令他感到深深的无力感。这种情感在元代的诗歌中并不少见,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心声。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悲伤的意境,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复杂性与深刻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住西湖第四桥:交代了诗人的居住环境,营造了一种悠远的氛围。
  2. 自从丱角学吹箫:回忆年轻时的轻松与快乐,显示了往昔的无忧无虑。
  3. 年来愁得两鬓雪:描绘了岁月的流逝与心中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
  4. 吹尽春风那得消:传达了愁苦难以化解的无奈,反映了深邃的生活哲理。

修辞手法

  • 对比:年轻时的快乐与年老时的忧愁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象征:西湖象征着美好的生活,箫声象征着青春的欢愉,白发则象征着失去与无奈。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青春的欢乐与年老的愁苦,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与对青春逝去的惋惜,展现了人们在岁月面前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美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表达,体现了诗人的艺术追求。
  • 春风:代表着生活的美好与温暖,但在诗中却与愁苦相对立,形成反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住在哪里?

    • A. 西湖第一桥
    • B. 西湖第二桥
    • C. 西湖第四桥
    • D. 西湖第三桥
  2.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笛子
    • B. 箫
    • C. 琵琶
    • D. 古筝
  3. 诗人感到愁苦的原因是什么?

    • A. 年龄增长
    • B. 生活贫困
    • C. 亲人离世
    • D. 失去友谊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竹枝词四首 其四》:两者都表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家乡的思念,而《竹枝词》则是对青春与生活的反思。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在不同环境下的情感表达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