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咏崔奉礼小园》
时间: 2025-01-25 00:18: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前此访君时,已观堂宇邃。
安知中屏开,自有幽林致。
花搴岩桂红,石擘云根翠。
正当秋风来,不见摇落意。
日得吟其间,何须去为吏。
白话文翻译:
之前拜访你时,我已经欣赏了这座深邃的堂宇。
怎么知道屏风后面,竟然有幽静的树林景致。
花儿在岩石上开放,桂花红艳,石缝间的云根也显得翠绿。
正值秋风来临,竟然没有看到树叶飘落的情景。
在这里吟诗作乐,何必去做那繁忙的官吏呢?
注释:
- 前此:之前,此指过去的某个时间。
- 堂宇邃:堂宇深邃,形容建筑的深远与宁静。
- 中屏:屏风的后面。
- 幽林致:幽静的树林所带来的情趣与意境。
- 花搴:花朵盛开,形容花繁茂美。
- 岩桂红:岩石上的桂花开得红艳。
- 石擘云根翠:石头中裂缝的地方长出翠绿的植物。
- 摇落意:树叶随风飘落的感觉。
- 日得吟其间:在阳光下吟诗作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称恭,号香溪,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歌往往充满生活气息,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拜访崔奉礼的庭院后,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幽静的园林景致,表达了在繁忙的官场中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追咏崔奉礼小园》是梅尧臣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追求与向往。在诗中,诗人通过对崔奉礼小园的描写,传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前此访君时”引入,显示了他与崔奉礼的友谊,接着描绘了园中深邃的堂宇和幽静的树林,展现了一个与世无争的理想人居环境。
诗中出现的“花搴岩桂红,石擘云根翠”,生动地描绘出园中自然景色的丰富与美丽,色彩鲜明,意象独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尤其是“正当秋风来,不见摇落意”,在描绘秋天景色的同时,诗人却反而没有感受到落叶的凄凉,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与从容。
最后两句“日得吟其间,何须去为吏”,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在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宋代士人中十分普遍,反映了他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此访君时:回忆曾经拜访的时光,暗示与崔奉礼的友谊。
- 已观堂宇邃:已经看到了深邃的建筑,表现出对环境的细致观察。
- 安知中屏开:出乎意料,屏风后有幽林,表明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 自有幽林致:强调幽静的树林所带来的独特意境。
- 花搴岩桂红:鲜明的色彩描绘出自然的美好。
- 石擘云根翠: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 正当秋风来:引入季节变化,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 不见摇落意:与一般秋天的凋零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的宁和。
- 日得吟其间:在阳光下的悠闲吟唱,体现诗人的生活态度。
- 何须去为吏:反映对官场的厌倦,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幽林与自然景象比喻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
- 对仗:如“花搴岩桂红,石擘云根翠”,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秋风与树叶的关系,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逃避,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与自由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堂宇:象征着人类文明与居所,体现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重视。
- 幽林:自然的宁静,象征内心的平和。
- 花与桂:代表美好与生命力,传递自然之美。
- 秋风:象征时光的流逝,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 吟:象征着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和文化修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花搴岩桂红”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人表达了对何种生活的向往?
- A. 官场生活
- B. 隐逸生活
- C. 商业生活
- D. 战争生活
-
“何须去为吏”中,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 A. 向往
- B. 厌倦
- C. 无所谓
- D. 热爱
答案:
- C. 秋天
- B. 隐逸生活
- B. 厌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 《山中杂诗》——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中杂诗》有相似之处,二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梅尧臣更强调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以及自然的宁静,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