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林寺》

时间: 2025-01-11 11:57:52

青灯映独宿,世事忽如遗。

一榻寒无梦,高斋静见诗。

长空消海气,远壑淡幽姿。

欲问无生意,高人不可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宝林寺 李邴 〔宋代〕

青灯映独宿,世事忽如遗。 一榻寒无梦,高斋静见诗。 长空消海气,远壑淡幽姿。 欲问无生意,高人不可期。

白话文翻译:

青灯映照着我独自过夜,世间的纷扰仿佛被遗忘。 床榻寒冷,无梦可寻,高斋的宁静中隐约可见诗意。 广阔的天空消散了海上的雾气,远处的山谷显得幽静而淡雅。 想要探问生命的意义,却找不到高人的指引。

注释:

  • 青灯:指昏暗的灯光,常用来形容孤寂的夜晚。
  • 独宿:独自过夜。
  • 世事忽如遗:世间的纷扰突然被遗忘。
  • 一榻寒无梦:床榻寒冷,无法入梦。
  • 高斋静见诗:在高斋的宁静中,隐约感受到诗意。
  • 长空消海气:广阔的天空消散了海上的雾气。
  • 远壑淡幽姿:远处的山谷显得幽静而淡雅。
  • 欲问无生意:想要探问生命的意义。
  • 高人不可期:找不到高人的指引。

诗词背景: 李邴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世事的感慨。这首诗《宝林寺》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的孤寂体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对世事超脱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在寺庙中的孤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首句“青灯映独宿,世事忽如遗”即刻画出诗人在昏暗灯光下的孤独感,以及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中间两句“一榻寒无梦,高斋静见诗”进一步以寒冷的床榻和宁静的高斋,加深了诗人的孤寂和对诗意的追求。最后两句“欲问无生意,高人不可期”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对高人指引的渴望,但最终却感到无法得到解答。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世事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青灯”和“独宿”营造出孤寂的氛围,而“世事忽如遗”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脱。
  • 第二句“一榻寒无梦”以寒冷的床榻象征诗人的孤寂,而“高斋静见诗”则表达了在宁静中对诗意的追求。
  • 第三句“长空消海气”描绘了天空的广阔和海气的消散,象征着诗人的心境的宁静。
  • 第四句“远壑淡幽姿”以远处的山谷象征诗人的心境,表达了幽静和淡雅的情感。
  • 最后两句“欲问无生意,高人不可期”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对高人指引的渴望,但最终却感到无法得到解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灯”比喻昏暗的灯光,营造孤寂的氛围。
  • 象征:如“一榻寒无梦”象征诗人的孤寂,“高斋静见诗”象征对诗意的追求。
  • 对仗:如“长空消海气,远壑淡幽姿”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在寺庙中的孤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以及对世事的超脱态度。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生命和世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高人指引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青灯:象征昏暗的灯光,营造孤寂的氛围。
  • 独宿:象征独自过夜,表达孤独感。
  • 一榻寒无梦:象征床榻寒冷,无法入梦,表达孤寂。
  • 高斋静见诗:象征在高斋的宁静中,隐约感受到诗意。
  • 长空消海气:象征广阔的天空消散了海上的雾气,表达宁静。
  • 远壑淡幽姿:象征远处的山谷显得幽静而淡雅,表达幽静和淡雅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青灯”象征什么? A. 明亮的灯光 B. 昏暗的灯光 C. 温暖的灯光
  2. 诗中的“一榻寒无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寂 C. 快乐
  3. 诗中的“高斋静见诗”表达了什么? A. 在高斋的宁静中,隐约感受到诗意 B. 在高斋的宁静中,无法感受到诗意 C. 在高斋的宁静中,感受到快乐
  4. 诗中的“欲问无生意”表达了什么? A. 想要探问生命的意义 B. 想要探问世事的意义 C. 想要探问高人的指引

答案:1. B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孤寂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李邴的《宝林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孤寂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但李邴的诗更加强调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对世事的超脱。
  • 李邴的《宝林寺》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加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邴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