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疾》

时间: 2025-01-26 00:27:37

小疾有根柢,忽之当日深。

养苗先去草,省事在清心。

蚁梦能看破,狐妖可坐擒。

一杯藜粥罢,听雨拥秋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疾有根柢,忽之当日深。
养苗先去草,省事在清心。
蚁梦能看破,狐妖可坐擒。
一杯藜粥罢,听雨拥秋衾。

白话文翻译:

小病是有根基的,忽然之间就变得很严重。
想要养好植物,首先要除去杂草,保持内心的清净才能省去许多麻烦。
蚂蚁的梦能看得透,狐狸的妖术也可轻易捕捉。
喝完一碗藜麦粥,听着雨声,裹着秋天的被褥。

注释:

  • 小疾:小病,指轻微的疾病。
  • 根柢:根基、根源。
  • 忽之当日深:忽然之间变得很严重。
  • 养苗先去草:种植时先要除去杂草。
  • 省事在清心:保持内心的清净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 蚁梦:蚂蚁的梦,暗指细小的事物,但能透彻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 狐妖:狐狸精,象征狡诈和幻术。
  • 藜粥:用藜麦煮成的粥,象征简单的饮食。
  • 拥秋衾:裹着秋天的被褥,暗示安静和舒适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鸣居士,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诗人和爱国者,生平经历了宋金战争,作品以爱国情怀、自然景观和社会现实为主题,风格朴实而深刻。

创作背景:

《小疾》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个人身世沉浮之际。诗人通过对小病的描绘,反映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在困境中保持内心宁静的哲学。

诗歌鉴赏:

《小疾》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生活智慧的诗。整首诗以“病”为引子,深入探讨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扰和烦恼。首句提到“小疾有根柢”,可见作者意识到小病的成因并不简单,往往是生活中细微问题的积累。这种意识让人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困扰往往是由小事引起的,如果不加以重视,最终可能导致更大的问题。

接下来,诗人以“养苗先去草”为比喻,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清理杂念,保持内心的清净。这不仅仅是对外在环境的清理,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整理。这样的态度能够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减少烦恼,保持从容。

在后两句中,诗人用“蚁梦能看破,狐妖可坐擒”来说明灵敏的洞察能力和面对妖邪的勇气。这里的“蚁梦”象征着微小而深刻的观察力,而“狐妖”则代表着生活中的各种障碍和诱惑。诗人强调了内心的清净和洞察力的重要性,这使得他在面对生活中的困扰时,能够保持理智和冷静。

最后一句“一杯藜粥罢,听雨拥秋衾”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即使在秋雨绵绵的季节,他也能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乐趣与安慰。这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正是陆游在经历了沧桑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疾有根柢:小病是有根源的,暗示生活中的问题常常有其深层原因。
  2. 忽之当日深:病情突然加重,警示人们不能忽视小问题。
  3. 养苗先去草:比喻在生活中要先处理杂乱的事务,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或环境。
  4. 省事在清心:内心的宁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
  5. 蚁梦能看破:表示细致的观察和思考,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
  6. 狐妖可坐擒:强调面对生活中的诱惑和挑战时,保持警惕和勇气。
  7. 一杯藜粥罢:象征生活的简单与朴素。
  8. 听雨拥秋衾:传达出一种温馨宁静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小疾”比喻生活中的小困扰,强调其潜在的危害。
  • 对仗:如“蚁梦”与“狐妖”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对比效果。
  • 象征:藜粥和秋衾象征着简单、美好的生活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在面对生活中的小病小困扰时,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晰的思考,提醒人们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及时处理问题,同时强调简单生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疾:象征生活中的小问题。
  • 杂草:比喻生活中的杂念和干扰。
  • 蚁梦:象征细致的观察与思考。
  • 狐妖:象征生活中的诱惑与障碍。
  • 藜粥:象征简单、质朴的生活。
  • 秋衾:象征温暖和安宁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疾》的作者是谁?

    • A. 白居易
    • B. 陆游
    • C. 杜甫
  2. 在诗中,怎样的状态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烦恼?

    • A. 保持内心的清净
    • B. 忙于外务
    • C. 忽视小病
  3. 藜粥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丰盛的饮食
    • B. 简单的生活
    • C. 奢华享受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的《小疾》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陆游侧重于内心的清净与思考,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