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闻提壶鸟,因题邻家》
时间: 2025-01-11 06:13: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厌听秋猿催下泪,喜闻春鸟劝提壶。
谁家红树先花发,何处青楼有酒酤。
进士粗豪寻静尽,拾遗风采近都无。
欲期明日东邻醉,变作腾腾一俗夫。
白话文翻译:
我厌倦了秋天猿猴悲鸣催人落泪,喜欢听到春天鸟儿劝我提壶饮酒。
不知哪家红树最先开花,哪里有青楼酒肆可以饮酒作乐。
那些进士粗豪之人寻求安静的心愿全无,拾遗的风采在京城也难得一见。
我希望明天能和东邻一起喝醉酒,变成一个平凡的市井之夫。
注释:
- 厌听:厌倦地听到。
- 秋猿:秋天的猿猴,常以悲鸣声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 提壶:指提着酒壶,象征饮酒。
- 红树:指早春时节开花的树,可能是桃花或红梅。
- 青楼:指妓院或酒肆。
- 进士:古代科举中获得最高学位的人。
- 粗豪:形容人粗犷、豪放。
- 拾遗:指拾取被遗落的才华或风采。
- 腾腾:形容气势汹涌或兴奋状态。
- 俗夫:平凡的丈夫,泛指普通人。
典故解析:
- 秋猿:古代诗词中常用猿猴的悲鸣来表达离别和哀伤之情,象征孤独和忧愁。
- 红树、青楼:象征春天的生机与酒肆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常常关注民生疾苦,倡导社会正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早春时节,诗人听到春鸟的鸣叫,心中感慨万千。诗中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往日的厌倦,也有对新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早春闻提壶鸟,因题邻家》通过对比秋猿与春鸟的不同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开篇的“厌听秋猿催下泪”展示了秋天的凄凉与孤寂,细腻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抑郁。而“喜闻春鸟劝提壶”则转而描绘了春天的生机,鸟鸣仿佛在劝说他放下忧愁,投入欢乐的饮酒之中。接着,诗人通过“谁家红树先花发,何处青楼有酒酤”的提问,表达了对春天景象的好奇与期待,体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意。
在后两联中,诗人对进士的粗豪与寻静的无奈进行了反思,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思考。最后,他希望能与邻居一同醉酒,融入平凡的市井生活。这种渴望表明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身处繁华之中,也不应忘记生活的本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厌听秋猿催下泪:对悲伤情绪的厌倦,暗示季节变换带来的孤独感。
- 喜闻春鸟劝提壶:春天的鸟儿像是在鼓励诗人放下忧伤,享受生活。
- 谁家红树先花发:疑问句,表现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邻居的好奇。
- 何处青楼有酒酤:同样是疑问,表达对饮酒作乐场所的向往。
- 进士粗豪寻静尽:对那些追求宁静的进士们的无奈与讽刺。
- 拾遗风采近都无: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失落感。
- 欲期明日东邻醉:表达了与邻居一起饮酒的渴望,追寻快乐的生活。
- 变作腾腾一俗夫:愿意成为一个平常人,享受简单生活的心态。
修辞手法:
- 对比:秋猿与春鸟的对比,体现了季节的变化和心境的转变。
- 拟人:春鸟被赋予劝说的角色,使得自然景象生动形象。
- 排比:使用疑问句式增强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通过对秋冬的厌倦和对春天的期待,反映出人们在不同生活阶段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一种对简单、平凡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猿:象征孤独与惆怅。
- 春鸟:象征希望与快乐。
- 红树: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青楼:象征生活的乐趣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居易的《早春闻提壶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秋天的喜爱
- B. 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思考
- C. 对酒的向往
-
诗中提到的“进士”指的是?
- A. 科举中获得最高学位的人
- B. 武将
- C. 商人
-
“欲期明日东邻醉”的意思是?
- A. 希望与邻居一起喝醉酒
- B. 明天会有好天气
- C. 想去旅行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对比白居易与王维的春天诗作,白居易侧重于生活的感悟与乐趣,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王维的诗中常常渗透着佛教的禅意,而白居易则更关注世俗的欢乐与人情味。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