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

时间: 2025-01-11 21:43:25

学文二十年,语气殊未成。

所以文房中,四谱无一精。

岂不愿收贮,恐窃好事名。

自愧中槁然,敢假外物荣。

前日下秘阁,谒公来西城。

公常顾遇厚,待以为墨卿。

延之吐佳论,出口无杂声。

语次座上物,砚有紫石英。

云在岭使得,渠常美其评。

因取手自封,见授嘱所擎。

仓皇捧以拜,其喜怀抱盈。

归来示家人,众目欢且惊。

言并我所有,瓦砾而瑶琼。

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

磨知密理润,点觉浮光清。

洗濯鉴面莹,弹扣牙音铿。

遂剪十袭巾,加以重箧盛。

客来有欲观,稍欲不敢呈。

愿传之子孙,更重金满籯。

作诗叙嘉贶,惭比毫毛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

学文二十年,语气殊未成。 所以文房中,四谱无一精。 岂不愿收贮,恐窃好事名。 自愧中槁然,敢假外物荣。 前日下秘阁,谒公来西城。 公常顾遇厚,待以为墨卿。 延之吐佳论,出口无杂声。 语次座上物,砚有紫石英。 云在岭使得,渠常美其评。 因取手自封,见授嘱所擎。 仓皇捧以拜,其喜怀抱盈。 归来示家人,众目欢且惊。 言并我所有,瓦砾而瑶琼。 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 磨知密理润,点觉浮光清。 洗濯鉴面莹,弹扣牙音铿。 遂剪十袭巾,加以重箧盛。 客来有欲观,稍欲不敢呈。 愿传之子孙,更重金满籯。 作诗叙嘉贶,惭比毫毛轻。

白话文翻译

我学习文学已经二十年了,但我的文笔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因此,在我的书房里,关于文房四宝的知识我一项也不精通。 我并不是不愿意收藏这些文房用品,只是担心这样做会让人觉得我是在追求虚名。 我内心感到非常空虚,怎么敢借助外物来增添自己的荣耀呢? 前几天,我去了秘阁,拜访了杨侍读,来到了西城。 杨侍读一直对我非常照顾,把我当作他的朋友。 他与我交谈时,总是说出一些高雅的见解,言辞中没有任何杂音。 在谈话中,他提到了他座位上的物品,其中有一块紫石英砚。 他说这块砚台是在岭南得到的,他经常赞美它的品质。 他亲自将砚台封好,交给了我,并嘱咐我要好好保管。 我匆忙地接过砚台,心中充满了喜悦。 回到家后,我向家人展示了这块砚台,他们都感到非常惊喜。 他们说这块砚台与我之前拥有的那些普通物品相比,简直是瓦砾与瑶琼的区别。 我高价购买了珍贵的煤,在风前试用了这块砚台。 磨墨时,我发现它的质地非常细腻润滑,点墨时,墨水显得非常清澈。 清洗后,砚台的表面非常光亮,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 于是我用十层布巾将它包裹起来,放在一个重重的箱子里。 每当有客人来访,想要观赏这块砚台时,我总是犹豫不决,不敢轻易展示。 我希望能够将这块砚台传给我的子孙,让它像满箱的黄金一样珍贵。 我写这首诗来表达对杨侍读的感激之情,但我觉得我的感激之情比毫毛还要轻。

注释

  • 文房四谱:指关于笔、墨、纸、砚的知识。
  • 好事名:追求虚名。
  • 中槁然:内心空虚。
  • 墨卿:对文人的尊称。
  • 紫石英:一种珍贵的砚石。
  • 十袭巾:用十层布巾包裹。
  • 金满籯:比喻非常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诗和田园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文同为了感谢杨侍读赠送的端溪紫石砚而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杨侍读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文房四宝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作者对杨侍读赠送的端溪紫石砚的描述,展现了他对文房四宝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诗中,作者首先表达了自己在文学上的不足,然后转向对杨侍读的感激之情。他详细描述了砚台的珍贵和自己的喜悦,以及对这块砚台的珍视和希望将其传给子孙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一块砚台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文学和友情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学文二十年,语气殊未成:作者自谦地说自己学习文学已经二十年,但文笔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2. 所以文房中,四谱无一精:因此,关于文房四宝的知识他一项也不精通。
  3. 岂不愿收贮,恐窃好事名:他并不是不愿意收藏这些文房用品,只是担心这样做会让人觉得他是在追求虚名。
  4. 自愧中槁然,敢假外物荣:他内心感到非常空虚,怎么敢借助外物来增添自己的荣耀呢?
  5. 前日下秘阁,谒公来西城:前几天,他去了秘阁,拜访了杨侍读,来到了西城。
  6. 公常顾遇厚,待以为墨卿:杨侍读一直对他非常照顾,把他当作他的朋友。
  7. 延之吐佳论,出口无杂声:他与我交谈时,总是说出一些高雅的见解,言辞中没有任何杂音。
  8. 语次座上物,砚有紫石英:在谈话中,他提到了他座位上的物品,其中有一块紫石英砚。
  9. 云在岭使得,渠常美其评:他说这块砚台是在岭南得到的,他经常赞美它的品质。
  10. 因取手自封,见授嘱所擎:他亲自将砚台封好,交给了我,并嘱咐我要好好保管。
  11. 仓皇捧以拜,其喜怀抱盈:我匆忙地接过砚台,心中充满了喜悦。
  12. 归来示家人,众目欢且惊:回到家后,我向家人展示了这块砚台,他们都感到非常惊喜。
  13. 言并我所有,瓦砾而瑶琼:他们说这块砚台与我之前拥有的那些普通物品相比,简直是瓦砾与瑶琼的区别。
  14. 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我高价购买了珍贵的煤,在风前试用了这块砚台。
  15. 磨知密理润,点觉浮光清:磨墨时,我发现它的质地非常细腻润滑,点墨时,墨水显得非常清澈。
  16. 洗濯鉴面莹,弹扣牙音铿:清洗后,砚台的表面非常光亮,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
  17. 遂剪十袭巾,加以重箧盛:于是我用十层布巾将它包裹起来,放在一个重重的箱子里。
  18. 客来有欲观,稍欲不敢呈:每当有客人来访,想要观赏这块砚台时,我总是犹豫不决,不敢轻易展示。
  19. 愿传之子孙,更重金满籯:我希望能够将这块砚台传给我的子孙,让它像满箱的黄金一样珍贵。
  20. 作诗叙嘉贶,惭比毫毛轻:我写这首诗来表达对杨侍读的感激之情,但我觉得我的感激之情比毫毛还要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瓦砾而瑶琼”比喻砚台的珍贵。
  • 拟人:如“磨知密理润”将砚台拟人化,形容其质地细腻。
  • 对仗:如“洗濯鉴面莹,弹扣牙音铿”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杨侍读赠送的端溪紫石砚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文房四宝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通过描述砚台的珍贵和自己的喜悦,反映了作者对文学和友情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石英:象征着珍贵和美好。
  • 瓦砾而瑶琼:比喻砚台的珍贵。
  • 寒泓:形容砚台的清澈。
  • 牙音铿:形容砚台敲击时的声音清脆悦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文同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在哪方面的不足? A. 书法 B. 绘画 C. 文学 D. 音乐

  2. 杨侍读赠送的砚台是什么材质的? A. 青石 B. 紫石英 C. 白玉 D. 黑石

  3. 文同对这块砚台的态度是怎样的? A. 不屑一顾 B. 珍视备至 C. 随意放置 D. 转赠他人

答案:

  1. C. 文学
  2. B. 紫石英
  3. B. 珍视备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的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物的珍爱。

诗词对比

  • 文同的《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但文同的诗更侧重于对文房四宝的珍视,而苏轼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往事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鉴赏。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其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文学风格。

相关诗句

学文二十年,语气殊未成。下一句是什么

所以文房中,四谱无一精。上一句是什么

所以文房中,四谱无一精。下一句是什么

岂不愿收贮,恐窃好事名。上一句是什么

岂不愿收贮,恐窃好事名。下一句是什么

自愧中槁然,敢假外物荣。上一句是什么

自愧中槁然,敢假外物荣。下一句是什么

前日下秘阁,谒公来西城。上一句是什么

前日下秘阁,谒公来西城。下一句是什么

公常顾遇厚,待以为墨卿。上一句是什么

公常顾遇厚,待以为墨卿。下一句是什么

延之吐佳论,出口无杂声。上一句是什么

延之吐佳论,出口无杂声。下一句是什么

语次座上物,砚有紫石英。上一句是什么

语次座上物,砚有紫石英。下一句是什么

云在岭使得,渠常美其评。上一句是什么

云在岭使得,渠常美其评。下一句是什么

因取手自封,见授嘱所擎。上一句是什么

学文二十年,下一句是什么

语气殊未成。上一句是什么

语气殊未成。下一句是什么

所以文房中,上一句是什么

所以文房中,下一句是什么

四谱无一精。上一句是什么

四谱无一精。下一句是什么

岂不愿收贮,上一句是什么

岂不愿收贮,下一句是什么

恐窃好事名。上一句是什么

恐窃好事名。下一句是什么

自愧中槁然,上一句是什么

自愧中槁然,下一句是什么

敢假外物荣。上一句是什么

敢假外物荣。下一句是什么

前日下秘阁,上一句是什么

前日下秘阁,下一句是什么

谒公来西城。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