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太平兴国宫》

时间: 2025-02-04 15:25:56

香炉峰下宅天官,三界方知可往还。

白石眼前分世路,紫云头上接天班。

沧溟岂隔毫芒内,忆劫皆归瞬息间。

但得心源到真境,凌虚鸾鹤会跻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太平兴国宫
作者: 李受 〔宋代〕

香炉峰下宅天官,
三界方知可往还。
白石眼前分世路,
紫云头上接天班。
沧溟岂隔毫芒内,
忆劫皆归瞬息间。
但得心源到真境,
凌虚鸾鹤会跻攀。

白话文翻译:

在香炉峰下有座天官的宅邸,
三界之间的行踪皆可随意往来。
白石面前分开了世间的道路,
紫云之上与天际相接。
浩瀚的海洋又怎能隔绝那细微的光芒,
回忆的劫难在瞬息之间皆可归还。
只要心源到达真实的境界,
就能在虚空中与鸾鹤共舞,追逐攀登。

注释:

  • 香炉峰:指特定的山峰,可能寓意高洁或神圣的地方。
  • 天官:指天上的神明或神仙,象征着高尚的理想。
  • 三界:指天界、地界、冥界,表示天地之间的各个空间。
  • 白石:象征着选择与道路的分岔。
  • 紫云:象征着祥瑞与神秘的天象。
  • 沧溟:指大海,象征广阔与深邃。
  • 心源:指内心深处的精神源泉。
  • 真境:指真实的境地或理想的境界。
  • 凌虚鸾鹤:比喻超脱世俗的高洁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与理想境界的追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题太平兴国宫》是李受在游历太平兴国宫时创作的,表达了对自然与理想境界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仙文化的崇拜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太平兴国宫的美景,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与人生哲理的思索。开篇便以“香炉峰下宅天官”引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暗示天官的存在与人间的联系。接下来的“白石眼前分世路”则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人生路途的选择与分岔,展现出诗人对命运的思考。

“沧溟岂隔毫芒内,忆劫皆归瞬息间”一句,彰显了诗人对时间与空间的哲理思考,表明无论多么遥远的距离,内心的感悟与记忆却能在瞬息之间回归。最后,通过“但得心源到真境,凌虚鸾鹤会跻攀”,诗人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升华。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与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在尘世中对理想与精神世界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香炉峰下宅天官: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暗示神仙的栖息之地。
  2. 三界方知可往还:表明宇宙的广阔与自由,灵魂可以在不同的空间中自由穿梭。
  3. 白石眼前分世路:白石象征选择的分岔,暗示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4. 紫云头上接天班:紫云代表着祥瑞,与天空的连接象征着理想的境界。
  5. 沧溟岂隔毫芒内:表达了时空在心灵感悟面前的渺小,强调内心的力量。
  6. 忆劫皆归瞬息间:回忆往事在刹那之间,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恒久。
  7. 但得心源到真境:强调内心的真实与宁静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8. 凌虚鸾鹤会跻攀:象征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的升华与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石”、“紫云”等,象征人生的选择与理想。
  • 对仗:诗句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表现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性,强调心灵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太平兴国宫的美景,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升华,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香炉峰:象征高洁与神圣。
  2. 天官:代表高尚理想。
  3. 白石:象征人生选择的分岔。
  4. 紫云:象征祥瑞与神秘。
  5. 沧溟:象征广阔与深邃。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追求理想境界的主题,表现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香炉峰”所象征的意义是? A. 高洁与神圣
    B. 斗争与痛苦
    C. 喧嚣与繁华
    D. 迷茫与无助

  2. 诗中“白石眼前分世路”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人生的选择与分岔
    B. 自然的美丽
    C. 时间的流逝
    D. 神秘的宗教

  3. “但得心源到真境”这句强调了什么? A. 外在的荣华富贵
    B. 内心的真实与宁静
    C.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D. 物质的追求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描绘自然与人生的思想。
  • 《庐山谣》(李白):表达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题太平兴国宫》与《静夜思》(李白):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静夜思》更偏重于思乡情感,而《题太平兴国宫》则更侧重于对自然与超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白与他的诗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