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邺归至绩溪迂路观石照》

时间: 2025-04-27 14:52:53

谁磨白石如冰鉴,勋业安能试一窥。

但觉秋风上潘鬓,半因为客半因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谁磨白石如冰鉴,勋业安能试一窥。
但觉秋风上潘鬓,半因为客半因诗。

白话文翻译:

谁能把白石磨得像冰一样光滑、清晰?那些功业又怎能让我一窥究竟呢?
只是感觉秋风吹拂在我的鬓发上,这半是因为我身为客人,半是因为我在吟咏诗篇。

注释:

  • 白石:指光滑的白色石头,这里比喻清澈的境界。
  • 冰鉴:像冰一样透明的镜子,象征清明的境界。
  • 勋业:指功业、成就。
  • 潘鬓:潘江的鬓发,古人常用地名来形容人的特征,这里指代诗人自己。
  • 半因诗:表明诗歌对心境的影响。

典故解析:

本诗并不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白石如冰鉴”与“秋风”这样的意象,传达了对自然与自我心境的细腻观察和感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龙翰,生活在宋代,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吴龙翰归至绩溪的途中,反映了他对旅途的感悟,以及在旅途中偶然的诗意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成就的反思。首句“谁磨白石如冰鉴”以疑问的方式引入,令人思考。诗人在此既表现了对自然界的崇敬,也引发了对自身成就的追问。接下来的句子通过秋风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考,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身处繁华之地,也难以窥见真正的功业与成就。诗的最后,诗人将自己的身份引入,显示出他作为一个游子在外的孤独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命流转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磨白石如冰鉴:以问句开头,表现出对清明境界的渴望,同时也引发对人类能力的怀疑。
  • 勋业安能试一窥:表达对人与自然、人与成就之间关系的思考,认为功业并不能简单地被观察。
  • 但觉秋风上潘鬓:感受秋风的同时,反映出身为旅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半因为客半因诗:诗人探讨了自己的情感来源,一方面是作为客人的身份,另一方面是诗歌的魅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石比作冰鉴,形象地表现出理想境界的清晰。
  • 对仗:如“勋业安能试一窥”与“但觉秋风上潘鬓”,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石:象征清明、纯洁和理想的境界。
  • 秋风:代表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带来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白石如冰鉴”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对功业的反思
    C. 诗人的孤独

  2. 诗人感受到秋风的原因不包括哪项? A. 因为是客人
    B. 因为诗的影响
    C. 因为季节变化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吴龙翰在对自然的描写上都细腻入微,但陶渊明更强调归隐与自然的和谐,而吴龙翰则更多地反映出游子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观止》
  • 《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