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

时间: 2025-01-11 16:42:56

七十二山湖面横,横斜出没乱青冥。

只疑亦有钧天奏,惊起鱼龙舞洞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
七十二山湖面横,横斜出没乱青冥。
只疑亦有钧天奏,惊起鱼龙舞洞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的夜晚,作者与几位山僧在虎邱灵岩乘舟游览太湖,最后登上洞庭湖。诗中写道,湖面上有七十二座山峰,散布在湖面上,隐隐约约,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如同在青色的天幕中摇曳。让人不禁想象,或许在天际间也有美妙的乐曲在奏响,惊动了湖中的鱼龙,仿佛在翩翩起舞。

注释:

  • 七十二山:指太湖周围的山峰,总数为七十二座。
  • 湖面横:湖面上横亘着山峰。
  • 横斜出没:山峰的形态变化,时隐时现。
  • 钧天:指广阔的天空,有“天地”的含义。
  • 鱼龙舞:形容水中生物的活泼,似乎在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尧弼,字汝舟,号静斋,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山水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乙丑年中秋,正值诗人游览太湖之际,受自然景色的启发,写下此诗,表达游览中的愉悦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太湖的自然风光,诗人以“七十二山”作为起点,构建了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湖面景象。诗中的“横斜出没”生动地描绘了山峰在湖面上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的灵动与多变。接下来的“只疑亦有钧天奏”更是将湖面景色与天际的音律相结合,形成一种和谐的共鸣,仿佛在诉说着自然与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

诗的最后一句“惊起鱼龙舞洞庭”,不仅展现了湖中生物的生动景象,更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人通过对湖光山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大自然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热爱,形成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七十二山湖面横:湖面上有七十二座山峰,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 横斜出没乱青冥:山峰在湖面上时隐时现,形成一种迷幻的景象,与青天相连。
  • 只疑亦有钧天奏:诗人似乎听到来自天空的乐音,增强了对自然的感受。
  • 惊起鱼龙舞洞庭:自然的景象生机勃勃,鱼龙仿佛随之而舞,象征生命的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横亘的乐曲,增强了自然的音乐感。
  • 拟人:鱼龙仿佛随着音律起舞,赋予了自然生命与灵动。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稳固、永恒,代表自然的力量。
  • :象征柔和与变化,体现自然的灵动。
  • 鱼龙: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生机,表现出自然的丰富多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史尧弼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七十二山”指的是哪里?

    • A. 黄山
    • B. 太湖
    • C. 洞庭湖
    • D. 西湖
  3.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 A. 高山流水
    • B. 湖面山峰
    • C. 田园风光
    • D. 沙漠戈壁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作品,描绘山水与晨曦的美景。
  • 《月下独酌》:李白的另一首诗,展现对自然与孤独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史尧弼的《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注重湖面的动态美,后者则体现了静谧的山野氛围。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供研究和学习。
  •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对古代山水诗的风格与意象进行深入分析的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