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别刘处士》
时间: 2025-01-27 04:02: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巴陵别刘处士
王昌龄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
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
烟波桂阳接,日夕数千里。
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
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
白话文翻译:
刘处士隐居在岳阳,心灵远离了洞庭湖的水波。
他将帆船停靠在山郭,夜宿在楚国的云端。
竹影映照着秋天的馆舍深处,寒冷的月光下江风轻拂。
烟波浩渺,桂阳的水面连接着天际,日夜之间跨越千里。
在这宁静的夜晚,猿声袅袅,孤舟静坐于此。
湘江中有归来的大雁,雨雪中等待着音信的到来。
注释:
- 刘生:指刘处士,隐士,唐代诗人。
- 岳阳:今湖南岳阳市,靠近洞庭湖。
- 心远:心灵远离,表示对世事的淡泊。
- 偃帆:指放下帆,停船。
- 楚云:楚地的云,指江南地区的云雾。
- 竹映:竹子在月光下的影子。
- 寒月:寒冷的月光。
- 江风起:江边的风起,带来凉意。
- 烟波:雾气和波浪,形容水面景象。
- 桂阳:指桂阳,即今湖南桂阳,水面宽阔。
- 袅袅:轻轻飘荡的样子,形容猿声。
- 孤舟:独自一只船。
- 湘中:湘江中。
- 来雁:归来的大雁,象征思乡之情。
- 音旨:音信,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号阮亭,唐代著名诗人,以七律、五律闻名于世。生于盛唐,王昌龄的诗歌多描写边塞风光和人生哲理,风格豪放,情感真挚。他在诗歌中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尤以《出塞》最为人称道。
创作背景:
《巴陵别刘处士》创作于王昌龄与刘处士分别之际。刘处士隐居岳阳,王昌龄与其友谊深厚,故此作诗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反映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巴陵别刘处士》通过对岳阳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刘处士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感慨。全诗以刘处士的隐居生活为中心,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以“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两句引入,生动地刻画出刘处士的隐逸生活。这里“心远”二字,既表现了刘处士对世俗的淡泊,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向往。接下来的“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通过对航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友人的思念。
竹影、寒月、江风等意象的运用,让整首诗充满了清幽和宁静的气息,仿佛置身于岳阳的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尤其是“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孤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最后两句“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则是对归乡的思念与期盼,象征着对友人的牵挂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结合了自然景色与情感,展现了王昌龄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
- 描述刘处士隐居在岳阳,内心远离了洞庭湖的水波,体现了对世俗的淡泊与超然。
-
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
- 停船在山外,夜宿在云雾缭绕的楚地,表现了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
- 秋天的竹影映照在馆舍的深处,月光冷清,江风轻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烟波桂阳接,日夕数千里。
- 描绘烟波浩渺,桂阳水面与天际相连,表达了无尽的思念和辽阔的自然景象。
-
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
- 夜晚猿声轻飘,诗人在孤舟上静坐,表现出孤独与沉思的情感。
-
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
- 湘江中有归来的大雁,期盼着音信的到来,象征着思乡和对友人的挂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波”比喻水面如烟雾般模糊。
- 拟人:如“袅袅清夜猿”,将猿声形象化。
- 对仗:如“日夕数千里”与“孤舟坐如此”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岳阳:象征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 洞庭水:代表着宽广与自由,反映诗人心灵的渴望。
- 竹影:象征宁静与清雅,带有文人气息。
- 寒月:代表孤独与清冷,反映诗人的内心状态。
- 孤舟:象征孤独与沉思,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 来雁:象征归乡与思念,体现对友人的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隐士是谁?
- A) 王昌龄
- B) 刘处士
- C) 李白
- D) 杜甫
-
填空题:诗中“湘中有来雁,雨雪候_____。”(填入适当的词汇)
-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让人感到宁静和清幽。 (对/错)
答案:
- B) 刘处士
- 音旨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子》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比较王昌龄的《巴陵别刘处士》与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子》,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但王昌龄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情感的奔放与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文集》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