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遇元夕于五松连日大雪巷陌萧然孚先兄有诗诧灯火之盛因成四韵》

时间: 2025-01-26 00:14:07

里巷萧条户半扃,更无冷月挂山城。

荧荧小市唯渔火,耿耿幽窗但雪声。

海国此时瞻气象,端门何日睹升平。

会须一扫阴霾尽,尽放冰轮彻夜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里巷萧条户半扃,更无冷月挂山城。
荧荧小市唯渔火,耿耿幽窗但雪声。
海国此时瞻气象,端门何日睹升平。
会须一扫阴霾尽,尽放冰轮彻夜明。

白话文翻译:

街巷冷清,门半关紧,再也听不到冷月挂在山城的声音。
微弱的小市场只有渔火闪烁,幽静的窗户外只有雪声。
在海国此时,我仰望天空的气象,何时能在端门(朝廷)看到国家的兴盛?
必须要将阴霾一扫而尽,才能让明亮的月光彻夜照耀。

注释:

  • 里巷:指街巷、巷子。
  • 萧条:冷清、荒凉。
  • :关,锁。
  • 荧荧:形容微弱的光亮。
  • 小市:小市场。
  • 渔火:渔船上的灯光。
  • 耿耿:形容光亮明亮,这里指窗户透出微弱的光。
  • 气象:天气、景象。
  • 端门:古代帝王朝廷的门,象征国家。
  • 升平:国家昌盛、安定的状态。
  • 冰轮:指月亮,象征光明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光,宋代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社会现象,风格清新自然,常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宵佳节,正值寒冬大雪,诗人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大自然的冷清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前景的忧虑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在大雪纷飞的元宵节中,街巷冷清、灯火微弱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思。诗的开头两句“里巷萧条户半扃,更无冷月挂山城”,通过描绘冷清的街巷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仿佛节日的欢庆被寒冷的天气所掩盖。接下来,诗人通过“荧荧小市唯渔火,耿耿幽窗但雪声”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感,渔火和雪声交织,形成一种静谧而又凄清的意境。

在第三联中,诗人将视线从个人的感受转向国家的命运,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渴望:“海国此时瞻气象,端门何日睹升平。”诗人渴望国家能够早日恢复繁荣,直指国家的兴盛与个人的安宁密不可分。最后一句“会须一扫阴霾尽,尽放冰轮彻夜明”,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的期许,期待着阴霾能够消散,明亮的月光照耀大地,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里巷萧条户半扃”:描写街巷的冷清,门半关着,传达出一种萧条的景象。
  2. “更无冷月挂山城”:没有月亮挂在山城上,更显得孤寂。
  3. “荧荧小市唯渔火”:在微弱的小市场中,只有渔火闪烁,暗示温暖与生机的缺乏。
  4. “耿耿幽窗但雪声”:窗外的雪声清晰可闻,增添了寂静的氛围。
  5. “海国此时瞻气象”:诗人关注国家的未来,强调其重要性。
  6. “端门何日睹升平”:期盼国家能够繁荣昌盛,反映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7. “会须一扫阴霾尽”:希望消除社会的阴霾,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
  8. “尽放冰轮彻夜明”:期待明亮的月光照耀,象征希望与光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冰轮”,传达出清冷与光明的双重意象。
  • 对仗:如“荧荧小市”与“耿耿幽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用“雪声”来代指冬天的寂静,增强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个人在社会动荡中的孤独感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渴望与期待,是一种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萧条:象征孤独与荒凉。
  • 渔火:象征生活的微弱希望。
  • 雪声:象征冬天的寂静与孤独。
  • 冰轮:象征光明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里巷萧条”的意思是什么? A. 热闹非凡
    B. 冷清荒凉
    C. 风和日丽
    D. 生机勃勃

  2. “荧荧小市唯渔火”中的“荧荧”形容的是: A. 明亮
    B. 微弱
    C. 繁华
    D. 暗淡

  3. 诗中提到的“端门”象征: A. 个人生活
    B. 国家朝廷
    C. 自然风光
    D. 家庭温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与国家的忧虑,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强调生与死、离别与重逢的主题,与李光的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有不同的侧重。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宋诗词研究》

通过以上的解析和学习内容,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李光的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