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载功成驾鹤骈,空遗丹灶冷无烟。
衣冠昔日犹埋冢,鸡犬当时亦上天。
高步瑶池观日月,几经沧海变桑田。
可怜黄野归来晚,留与人间作地仙。
白话文翻译:
经过九年的努力,我终于如愿以偿,乘鹤而去,留下的丹灶却冷冷清清,没有了烟火。
昔日我身着华丽衣冠的场景,如今只能埋葬在坟墓里;当时的鸡犬也都随着我一起升天。
我曾高步于瑶池,观赏日月的变迁,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巨变。
可怜的是,我在黄土高原归来得太晚,只能留在人间,成为一个地仙。
注释:
- 九载:指九年的时间。
- 驾鹤:指乘坐仙鹤,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 丹灶:指炼丹的炉灶,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家思想。
- 埋冢:指埋葬,暗指昔日的辉煌已经消逝。
- 高步瑶池:瑶池是传说中的仙境,指代高尚的理想和追求。
- 沧海变桑田:形容世事变化无常。
- 黄野:指黄土高原,暗示归来晚的遗憾。
- 地仙:指在世间的仙人,虽然失去超凡的境界,但仍然留在世间。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瑶池”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女儿村的神仙居所,象征着长生久视的理想;“沧海变桑田”出自《庄子》,意指世事变化无常,人生如梦;“鸡犬”在古文中常代表家庭的日常生活与平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载,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风格质朴,有着深厚的道家思想。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对人生的反思之际,感受到功成名就后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曾经辉煌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葛仙洞》通过描绘作者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以“九载功成”引入,展现了作者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就,但紧接着的“空遗丹灶冷无烟”则传达出一种失落感,意味着虽然达成了目标,却留下了空虚的内心。接下来的“衣冠昔日犹埋冢”,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变化,昔日的荣华富贵如今已化作尘埃。诗中“高步瑶池观日月”,则表现出诗人曾经追求的理想境界,令人向往,但“几经沧海变桑田”却突显了人生的不易与变幻无常。
结尾的“可怜黄野归来晚,留与人间作地仙”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悲哀,虽然可以留在人间,但已无法再回到那种超脱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以及在时光流逝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惋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载功成驾鹤骈:经过九年的努力,终于达成理想,乘鹤而去,象征着得到升华。
- 空遗丹灶冷无烟:留下的炼丹炉灶冷清无烟,意味着理想成就后的空虚。
- 衣冠昔日犹埋冢:曾经的华丽与尊贵如今已成追忆,暗示人生的无常。
- 鸡犬当时亦上天:当时的平凡生活也随着自己一同去往天界,反映出一种超脱。
- 高步瑶池观日月:意指曾经在理想的境界中欣赏天地的变化。
- 几经沧海变桑田:形容经过许多变化,感慨世事无常。
- 可怜黄野归来晚:表达对归来时机的惋惜。
- 留与人间作地仙:虽然未能飞升,但仍在世间游荡,成为地仙,体现出一种无奈的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驾鹤”比喻成仙,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结构工整,形成对比。
- 夸张:如“几经沧海变桑田”,强调时间的巨大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人生的追求与反思,通过诗人的经历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在时间长河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灶:象征理想与追求。
- 瑶池:代表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
- 鸡犬:象征平凡的生活与人情。
- 黄野:暗示归属与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九载”是指多长时间?
- A. 五年
- B. 七年
- C. 九年
- D. 十年
-
“沧海变桑田”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 A. 人生理想
- B. 时间无常
- C. 社会变迁
- D. 自然景观
-
“衣冠昔日犹埋冢”中的“埋冢”意指什么?
- A. 生活繁荣
- B. 荣华富贵已逝
- C. 美好回忆
- D. 未来希望
答案:
- C. 九年
- B. 时间无常
- B. 荣华富贵已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孙载的《葛仙洞》更侧重于对人生的反思与无奈,而李白则更强调享乐与豪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不同的哲学思想。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