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江峡山寺》
时间: 2025-01-11 02:45: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远江峡山寺
作者:张说(唐代)
流落经荒处,逍遥此梵宫。
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烟红。
宝塔灵仙涌,悬龛造化功。
天香涵竹气,虚呗引松风。
檐牖飞花入,廊房激水通。
猿鸣知谷静,鱼戏辨江空。
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流落在一处偏僻的寺庙,享受着宁静和悠闲的生活。云雾缭绕的山峰仿佛在吐露明月的光辉,石壁上淡淡的烟雾映衬着红色的余晖。宝塔的灵气飘荡而来,悬挂的供品显示出自然的造化之功。竹林间弥漫着香气,松风轻拂,引发了悠扬的乐声。檐下的窗户飞舞着花瓣,廊道的水流声激荡而过。猿声在山谷中回荡,鱼儿在空旷的江水中嬉戏。静默的境界何其珍贵,唯有心灵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
注释
- 流落:漂泊,流离失所。
- 逍遥:自在,悠然自得。
- 梵宫:指佛教寺庙。
- 云峰:高耸的山峰,云雾缭绕。
- 吐月白:形容月光洒落,景象清丽。
- 灵仙:神灵和仙人的气息。
- 悬龛:悬挂的供桌,供奉神灵。
- 造化功:自然的创造与变化。
- 天香:自然的芳香。
- 虚呗:空灵的乐声。
- 猿鸣:猿猴的叫声,暗示环境的宁静。
- 鱼戏:鱼儿在水中游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唐代诗人,以诗歌和散文见长,常描写山水、佛教等题材。他的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山水之间时,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表现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平静的意图。
诗歌鉴赏
《清远江峡山寺》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心灵宁静的诗。在诗中,张说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寺庙周围的自然美景,云峰、石壁、宝塔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理想的修道环境。诗中“流落经荒处,逍遥此梵宫”开篇便道出了诗人的心境,身处荒凉之地,却因寺庙的宁静而感到自在。
接下来的描写更是让人陶醉:云峰吐白月,石壁淡烟红,巧妙地运用视觉与色彩的对比,展现出夜晚的静谧之美。宝塔与悬龛的描写则体现了宗教的神秘感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仿佛在告诉我们,心灵的宁静来自于自然与信仰的结合。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猿鸣和鱼戏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一句“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则是整首诗的哲理升华,强调了内心的平和才是最重要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境上超越了单纯的自然描绘,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流落经荒处:诗人在荒凉的地方漂泊,表达了他对现状的无奈与自嘲。
- 逍遥此梵宫:在这里,他感到一种自由和安逸,梵宫象征着宁静的宗教空间。
- 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烟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云峰与石壁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 宝塔灵仙涌,悬龛造化功:宝塔寓意着宗教的神圣,悬龛则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 天香涵竹气,虚呗引松风:自然的香气与乐声交织,令人心境愉悦。
- 檐牖飞花入,廊房激水通:花瓣随风飘入窗户,水流声响,增添了诗意的动感。
- 猿鸣知谷静,鱼戏辨江空:动物的声音与水中鱼的嬉戏,形成一种静谧的对比。
- 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强调内心的静谧才是最珍贵的,表达了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峰吐月白”,将云峰与月光相联系,形成意象。
- 对仗:如“猿鸣知谷静,鱼戏辨江空”,对称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如“天香涵竹气”,赋予自然元素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峰:象征高尚、超脱,代表理想的境界。
- 宝塔:象征宗教的神圣与信仰的寄托。
- 猿鸣: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鱼戏:象征自由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哪一意象象征着宗教的神圣? A. 云峰
B. 宝塔
C. 猿鸣
D. 鱼戏 -
填空题:诗中提到“静默将何贵,惟应__同”,填入合适的词。
-
判断题:张说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对/错)
答案
- B. 宝塔
- 心境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清远江峡山寺》与王维的《终南山》都描绘了自然与宁静,但王维更强调与自然的融合,而张说则更关注内心的感受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张说诗集》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张说及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