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时间: 2025-01-27 04:11:57

一春心事与谁同。

绿聚眉峰。

小楼彻夜听鸣雨,想西园、锦绣成空。

栏漾金鱼池水,钩间紫燕帘风。

年时忻折海棠红。

来比芳容。

如今玉减香销似,怕轻寒、懒出房栊。

尘满谢娘吟卷,从教飞絮蒙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入松
万俟绍之 〔宋代〕

一春心事与谁同。
绿聚眉峰。
小楼彻夜听鸣雨,
想西园锦绣成空。
栏漾金鱼池水,
钩间紫燕帘风。
年时忻折海棠红。
来比芳容。
如今玉减香销似,
怕轻寒懒出房栊。
尘满谢娘吟卷,
从教飞絮蒙蒙。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心事无处诉说,只有独自一人感受。诗人看到绿意聚集在眉头,夜里在小楼中听着雨声,想象着西园的美景已成空。栏杆上水波荡漾,金鱼在游动,紫燕在窗前飞舞。往年曾与海棠花争艳,如今却怕轻寒,不愿出门。尘埃满布谢娘的诗卷,唯有飞舞的柳絮飘荡在空中。

注释

  • 眉峰:指眉头,形容春天的郁郁葱葱。
  • 小楼:指诗人居住的小楼,细腻地描绘了环境。
  • 鸣雨:指雨声,给人以孤寂的感受。
  • 锦绣成空:形容往日的美好景象不再。
  • 金鱼池水:金鱼在水中游动,生动的描写了春天的活力。
  • 紫燕:指春天归来的燕子,象征春的到来。
  • 玉减香销:比喻女子的美丽与香气逐渐减弱。
  • 房栊:指门窗,寓意内心的闭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万俟绍之,字仲明,祖籍河南,宋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他的作品以细腻、清新见长,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

《风入松》写于宋代,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寄托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诗篇更具深意。

诗歌鉴赏

《风入松》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孤寂和思念。诗的开头便以“心事”引入,暗示了内心的愁苦与无奈。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诗人却感到孤独无伴,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小楼中的雨声和西园的空景,象征着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随着诗的展开,诗人对周围景物的观察,使得情感愈加浓烈。金鱼和紫燕的描写,既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也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孤寂。

最后两句以“尘满谢娘吟卷”收尾,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一种淡淡的伤感。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春心事与谁同:春天的心事无处倾诉,表达孤独感。
  2. 绿聚眉峰:春天的绿意在眉头萦绕,暗示诗人的心情。
  3. 小楼彻夜听鸣雨:小楼中独自听雨,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4. 想西园锦绣成空:怀念西园的美景已成空,感叹时光流逝。
  5. 栏漾金鱼池水:池水荡漾,金鱼游动,展现春天的生机。
  6. 钩间紫燕帘风:燕子在窗前飞舞,象征春天的到来。
  7. 年时忻折海棠红:往年与海棠花争艳,形容年轻时的美丽。
  8. 来比芳容:与海棠相比,自己也曾年轻美丽。
  9. 如今玉减香销似:随着时间推移,自己逐渐失去美丽。
  10. 怕轻寒懒出房栊:因怕寒冷而不愿出门,表现出对外界的逃避。
  11. 尘满谢娘吟卷:书卷上尘埃满布,暗示内心的封闭与无奈。
  12. 从教飞絮蒙蒙:柳絮随风飘舞,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玉减香销”,将美丽比作玉,生动形象。
  • 拟人:如“飞絮蒙蒙”,赋予柳絮以生命,增强了诗的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添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与希望。
  • 小楼:代表个人空间与内心世界。
  • 金鱼:象征活泼与春的气息。
  • 紫燕:象征春天的到来与新生。
  • 海棠:美丽与青春的象征。
  • 飞絮:时间流逝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春心事与谁同”主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2. 诗中提到的“紫燕”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冬天
  3. “如今玉减香销似”中“玉”比喻什么?

    • A. 珍贵
    • B. 美丽
    • C. 年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春夜喜雨》 杜甫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受,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忧虑。
  • 《春夜喜雨》:强调自然与生命的联系,情感更为欢快。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词研究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