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怀太子靖妃挽词》

时间: 2024-11-10 04:10:22

彤史佳声载,青宫懿范留。

形将鸾镜隐,魂伴凤笙游。

送马嘶残日,新萤落晚秋。

不知蒿里曙,空见陇云愁。

意思解释

章怀太子靖妃挽词

作者: 沈佺期 〔唐代〕

原文展示:

彤史佳声载,青宫懿范留。
形将鸾镜隐,魂伴凤笙游。
送马嘶残日,新萤落晚秋。
不知蒿里曙,空见陇云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太子靖妃的深切怀念。她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好的声誉,青宫中她的风范将永存。她的身影仿佛在鸾镜中隐去,灵魂则伴随着凤笙在游荡。随着夕阳的余晖,马蹄声渐渐消失,夜晚的秋虫也因为新萤的降落而变得寂静。无从知晓蒿草丛生的地方何时会迎来晨曦,只见空中飘荡的云朵令人感到忧愁。

注释:

  • 彤史:指红色的历史书,意指美好的声誉。
  • 佳声:美好的声誉。
  • 青宫:指皇家宫殿。
  • 鸾镜:象征美丽的容貌,鸾鸟是传说中的神鸟。
  • 凤笙:乐器,象征高贵的气质。
  • 送马嘶残日:夕阳西下时,马蹄声渐远。
  • 新萤:新秋的萤火虫,象征夜晚的到来。
  • 蒿里:野草丛生的地方,象征荒凉。
  • 陇云愁:指远处的云彩,带来忧愁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佺期,唐代诗人,以其清新和细腻的诗风著称,擅长抒情和写景。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沈佺期为太子靖妃所作,表达了对她的哀悼之情。靖妃是唐朝太子李重俊的妃子,因其美德和智慧受到人们的敬仰,诗中充满了对其不幸命运的惋惜和对其美好品质的缅怀。

诗歌鉴赏:

这首《章怀太子靖妃挽词》充满了浓厚的哀愁与怀念之情。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彤史佳声载,青宫懿范留”展现出太子靖妃的美好声誉和高尚品德,既是对她生前的赞美,也是对其离世后的追思。接下来的“形将鸾镜隐,魂伴凤笙游”,则用意象的对比表现了她的离去,形体如同隐入镜中,而灵魂则在高雅的音乐中游荡,仿佛在告诉世人她的存在仍然在音乐中延续。

“送马嘶残日,新萤落晚秋”一句,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孤寂与哀痛,夕阳的余晖和萤火虫的落下象征着生命的逝去和秋天的来临,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一句“不知蒿里曙,空见陇云愁”更是渗透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愁苦,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失落。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太子靖妃的追忆,到自然景象的描绘,再到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彤史佳声载:历史传承了她的美好声誉。
  2. 青宫懿范留:她在宫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永留人间。
  3. 形将鸾镜隐:她的身影如同鸾镜中消失,象征她的离去。
  4. 魂伴凤笙游:她的灵魂在音乐中徘徊,意指她的精神不会消逝。
  5. 送马嘶残日:随着夕阳的降临,马蹄声渐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6. 新萤落晚秋:秋虫的寂静,暗示着生命的孤独与凋零。
  7. 不知蒿里曙:对未来的迷茫,不知何时才能迎来曙光。
  8. 空见陇云愁:远处的云彩令人感到忧愁,暗示着生命的不确定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形将鸾镜隐”,将人比作镜中影像,隐喻生命的脆弱。
  • 拟人:如“魂伴凤笙游”,赋予灵魂以活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常见对仗的句式,增添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太子靖妃的深切怀念,展现了对美好生命的追思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奈,表达了人对命运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 彤史:象征美好的历史与声誉。
  • 青宫:代表皇家和高贵的生活。
  • 鸾镜:象征美丽与消逝。
  • 凤笙:代表高雅与音乐的引领。
  • 新萤:象征秋天的到来与生命的脆弱。
  • 蒿里:象征荒凉与无知的未来。
  • 陇云:远方的云彩象征忧愁与不确定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彤史佳声载”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作品
    • B. 太子靖妃的美好声誉
    • C. 自然景象
  2. “送马嘶残日”中的“残日”指的是什么?

    • A. 早晨
    • B. 黄昏
    • C. 正午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太子靖妃的赞美
    • B. 对美好生命的追思与无奈
    • C. 对音乐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沈佺期《章怀太子靖妃挽词》李白《庐山谣》:两首诗都涉及对美好事物的追述,前者更多表现哀伤与怀念,后者则表现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