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客有以咏藕词见示,因用其原调赋此寄怀》
时间: 2025-01-26 07:22: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情根乍断教谁续。丝丝自成千缕。搁岸萍疏,黏泥絮尽,秀色芳踪何许。秋心恁苦。怕尚有枯香,暗埋洲渚。向晚潮生,画船痕没旧游处。轻衫犹染茜色,记玲珑瘦玉,偏爱凉露。约腕环宽,堆盘雪薄,曾耐半溪残暑。沈鳞倦羽。料寸寸相思,定难抛去。往日双蕖,怨歌愁更谱。
白话文翻译:
感情的根一旦断裂,谁来续接呢?那丝丝缕缕,竟自成千丝万缕。浮萍搁浅在岸边,泥土的絮状物早已尽去,秀丽的身影芳踪又在何处呢?秋天的心如此痛苦,恐怕还有那枯萎的香气,暗暗埋藏在洲渚之中。傍晚潮水上涨,画船的痕迹已没于往日游玩的地方。轻薄的衣衫依然染上了红色,记得那玲珑瘦弱的玉体,偏爱那清凉的露水。手腕上的环显得宽松,盘子上雪似的薄,曾经忍耐过半溪的残暑。沉沉的鱼鳞和疲倦的羽毛,料想每寸相思,终究难以抛弃。往日的双蕖,如今怨歌愁更增添。
注释:
- 乍断:突然断开。
- 丝丝自成千缕:感情的思念如丝般绵长,缠绵成千缕。
- 搁岸:停留在岸边。
- 黏泥絮:像泥土一样的絮状物。
- 秀色芳踪:美丽的身影和芳香的踪迹。
- 枯香:枯萎的香气。
- 洲渚:小洲和沙滩。
- 玲珑瘦玉:形容女子的体态轻盈秀丽。
- 沈鳞倦羽:比喻内心的疲惫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庸斋,近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受到传统文化和社会变革的影响。他的诗作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经历了一段感情的断裂,因而情感深重,借助藕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思念与惆怅。藕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与美好,然而其断裂也暗示了情感的脆弱与无奈。
诗歌鉴赏:
《齐天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无奈。诗中的意象如“搁岸萍疏”、“轻衫犹染茜色”等,都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尽的思念。诗人运用秋天这一季节,象征着凋零与失落,体现了内心的苦楚。细腻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尤其是“寸寸相思,定难抛去”一句,深刻地揭示了思念的无奈与执着。整首诗兼具感性与理性,既有对往昔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情根乍断教谁续:感情的根一旦断裂,谁能来续接。
- 丝丝自成千缕:思念如丝一般缠绵,分开后变成千缕万缕。
- 搁岸萍疏,黏泥絮尽:浮萍搁浅在岸边,泥土的絮状物也一并消失。
- 秀色芳踪何许:美丽的身影和芳香的踪迹又在何方呢?
- 秋心恁苦:秋天的心情如此痛苦。
- 怕尚有枯香,暗埋洲渚:恐怕还有那枯萎的香气,暗暗埋藏在洲渚。
- 向晚潮生,画船痕没旧游处:傍晚潮水上涨,画船的痕迹已消失在往日的游玩地方。
- 轻衫犹染茜色:轻薄的衣衫仍染上了红色。
- 记玲珑瘦玉,偏爱凉露:记得那玲珑的身姿,偏爱清凉的露水。
- 约腕环宽,堆盘雪薄:手腕上的环显得宽松,盘子上的雪似乎也很薄。
- 曾耐半溪残暑:曾经忍耐过半溪的残暑。
- 沈鳞倦羽:内心的疲惫与无奈。
- 料寸寸相思,定难抛去:想必每寸的相思,都难以抛弃。
- 往日双蕖,怨歌愁更谱:往日的双蕖,如今怨歌愁更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情根”比喻感情的深厚。
- 拟人:将思念人格化,表达情感的执着。
- 对仗:如“轻衫犹染茜色,记玲珑瘦玉”,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情感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无奈,展现了细腻而深刻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在感情中常有的苦楚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藕:象征纯洁与美好,代表感情的脆弱。
- 秋天:象征凋零与失落,反映情感的变化。
- 轻衫:表现女性的柔美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情根乍断教谁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忧伤
-
“轻衫犹染茜色”中“茜色”指的是什么?
- A. 绿色
- B. 红色
- C. 蓝色
- D. 白色
-
诗中提到的“往日双蕖”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美好爱情
- C. 亲情
- D. 事业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失去的爱情的怀念,情感细腻。
- 《更漏子》: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处理方式,强调孤独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鉴赏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