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

时间: 2025-01-10 22:07:57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终南山
作者: 王维 〔唐代〕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终南山的壮丽景色。诗的开头提到太乙山靠近天都,连绵的山脉延伸至海边。白云在回望时似乎相聚在一起,青色的雾霭在远处看去是无边无际的。在山的分界线上,峰峦的形态不断变化,阴天和晴天使得山谷的景象各不相同。想要投宿在某个地方,便隔着水面向砍柴人询问。


注释:

字词注释:

  • 太乙:指太乙山,位于终南山附近,是道教名山。
  • 天都:天都指天上的都城,寓意极高的地方。
  • 青霭:青色的雾气,形容朦胧的景象。
  • 樵夫:砍柴的人,这里指向自然生活的人。

典故解析:

  • 终南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与隐逸文化息息相关,常被文人所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因其诗画双绝而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

创作背景: 王维创作此诗时,正值唐代盛世,社会安定,文化繁荣。他常游历于山水之间,受到自然的启发,融入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王维的《终南山》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水的壮丽与变化,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云”、“青霭”、“峰变”等,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诗的开头“太乙近天都”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高远的境界,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中。接着,王维通过“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展现出一种朦胧而又深邃的景象,仿佛在描绘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在诗的后半部分,“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突显了诗人对归宿的思考和对人世间的联系。尽管身处自然的怀抱,诗人仍然对人情温暖有所向往,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气韵生动,意境悠远,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哲思的结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乙近天都:太乙山靠近天上的都城,暗示着名山的尊贵和神圣。
  2. 连山接海隅:山脉延绵,直到海边,展示出壮阔的自然景观。
  3. 白云回望合:白云在高空中凝聚,形成美丽的画面。
  4. 青霭入看无:青色的雾霭似乎无穷无尽,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5. 分野中峰变:山的形态在不同的角度下变化,表现出自然的多样性。
  6. 阴晴众壑殊:不同天气使得山谷的景色各异,展示了自然的变幻。
  7. 欲投人处宿:想要找一个地方过夜,表达了对归宿的渴望。
  8. 隔水问樵夫:隔着水向砍柴人询问,体现人与自然的互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对仗工整。
  • 比喻:如“白云回望合”,用云来比喻自然的和谐。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如“问樵夫”。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王维的哲学思想和对人世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乙山:象征高远与神秘。
  • 白云:代表变化与自由。
  • 青霭:象征自然的深邃。
  • 樵夫:象征人间的质朴和自然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终南山》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太乙”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深山
    b) 道教名山
    c) 河流

  3. “欲投人处宿”中“投”的意思是? a) 投掷
    b) 寄居
    c) 投身

答案:

  1. b) 王维
  2. b) 道教名山
  3. b) 寄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终南山》与李白的《庐山谣》:两首诗都以山水为题材,但王维更侧重于宁静与隐逸的哲思,而李白则表现了豪放与壮丽的气概。

参考资料:

  • 《王维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