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窗诗十八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4:37:38

窗里人初起,窗前柳正娇。

捲帘冲落絮,开镜见垂条。

坐对分金线,行防拂翠翘。

流莺空巧语,倦听不须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窗里人初起,窗前柳正娇。
捲帘冲落絮,开镜见垂条。
坐对分金线,行防拂翠翘。
流莺空巧语,倦听不须调。

白话文翻译:

窗内的人刚刚起床,窗外的柳树正显得娇嫩。
卷起帘子,轻风吹动落花,打开镜子,看到柳条低垂。
坐在这里对着分开的金线,行走时怕撞到翠绿的发饰。
黄莺在空中唱着巧妙的歌曲,我已经厌倦了,不想再调音。

注释:

字词注释:

  • 窗里人初起:窗内的人刚刚起床,指的是早晨的时光。
  • 柳正娇:柳树正处于娇嫩的状态,表现春天的生机。
  • 捲帘冲落絮:卷起窗帘,轻风吹起飘落的花絮。
  • 开镜见垂条:打开镜子,看见柳条低垂,表现了自然美。
  • 分金线:指的是发饰或衣物上的金线,象征着华贵。
  • 行防拂翠翘:走动时小心翼翼,避免碰到翠绿色的发饰。
  • 流莺空巧语:黄莺在空中唱着动听的歌。
  • 倦听不须调:已经厌倦了听歌,不想再调整音调。

典故解析: 这首诗表现了早晨的宁静与生活的美好,柳树象征着春天的生机,而黄莺则是春天的使者,常常寓意着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蕙兰,元代女诗人,活跃于元代的文人圈。她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细腻入微见长,常常表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经济文化相对繁荣,女性开始有更多的表达空间,诗人通过描写日常生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绿窗诗十八首 其一》是一首描写清晨生活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开篇“窗里人初起,窗前柳正娇”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窗前的柳树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娇嫩,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种细节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清晨的温暖与宁静,也是对春天的赞美。

接下来的“捲帘冲落絮,开镜见垂条”,则是通过卷帘、落花、柳条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诗人用“冲落絮”来描绘春风的轻柔,仿佛可以听到花瓣随风飘落的声音,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坐对分金线,行防拂翠翘”展示了生活中的细节,诗人以一种优雅的姿态面对生活中的点滴,同时也表现了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与向往。最后一句“流莺空巧语,倦听不须调”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似乎是对美好事物的疲惫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春天早晨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窗里人初起:描绘清晨,人刚刚苏醒,带出时间背景。
  2. 窗前柳正娇:柳树的娇嫩表现了春天的生机,营造了美好的环境。
  3. 捲帘冲落絮:动词“捲”体现了动作的轻柔,描绘了轻风拂动的情景。
  4. 开镜见垂条:开镜子看见柳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观察与欣赏。
  5. 坐对分金线:坐着时注意到金线,体现了生活中的细腻与雅致。
  6. 行防拂翠翘:小心翼翼地行走,表现了对美的珍视。
  7. 流莺空巧语:流莺唱歌,代表着春天的声音。
  8. 倦听不须调: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疲惫,暗示一种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娇嫩的美人,增强了诗的形象感。
  • 拟人:将黄莺的歌声赋予“巧语”,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清晨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内心对美好事物的矛盾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活的空间与视野。
  • :象征春天与生机,具有柔美的特质。
  • 流莺:象征自由与美好,代表春天的声音。
  • 落絮:象征春天的轻柔与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开头“窗里人初起”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清晨
    • B. 正午
    • C. 傍晚
    • D. 深夜
  2. 诗中提到的“柳正娇”指的是什么?

    • A. 柳树的生机勃勃
    • B. 柳树的枯萎
    • C. 柳树的凋零
    • D. 柳树的变色
  3. 诗中的“流莺空巧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歌声的喜爱
    • B. 对歌声的厌倦
    • C. 对自然的向往
    • D.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月夜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