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官皆和复次韵 曾几 〔宋代〕 高标何许看,小阁有时上。 烈风知人怀,柯叶尽西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上小阁楼,远眺高标的情景。在烈风中,诗人感受到了自己的情怀,周围的树叶都向西倾斜,似乎在回应他的心境。
注释: 字词注释:
- 高标:指高耸的标志性建筑或山峰。
- 小阁:小楼阁。
- 烈风:猛烈的风。
- 柯叶:树枝和树叶。
- 西向:向西倾斜。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但“柯叶尽西向”可能隐喻诗人内心的向往或情感的倾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子由,号茶山,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的时节或事件后,诗人登上小阁楼,远眺高标,感慨万千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心情激荡或有所思索时创作的,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外界环境的感受。诗中的“高标”和“小阁”形成了空间上的对比,而“烈风”和“柯叶尽西向”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动荡和对外界的感应。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观察和深刻体验,以及通过自然景象来抒发个人情感的艺术手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标何许看”:诗人问高标在哪里可以看到,表达了对高标的向往和好奇。
- “小阁有时上”:诗人有时会登上小阁楼,这里可能是他观察和思考的地方。
- “烈风知人怀”:在猛烈的风中,诗人感受到了自己的情怀,风似乎成了他情感的知音。
- “柯叶尽西向”:周围的树叶都向西倾斜,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
修辞手法:
- 拟人:“烈风知人怀”中,风被赋予了感知诗人情感的能力,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象征:“柯叶尽西向”可能象征诗人内心的向往或情感的倾向。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外界环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观察和深刻体验,以及通过自然景象来抒发个人情感的艺术手法。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标:高耸的标志性建筑或山峰,象征远大的目标或理想。
- 小阁:小楼阁,象征诗人思考和观察的场所。
- 烈风:猛烈的风,象征诗人内心的动荡和情感的激荡。
- 柯叶尽西向:树叶向西倾斜,象征诗人内心的向往或情感的倾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高标”指的是什么? A. 高耸的标志性建筑或山峰 B. 高大的树木 C. 高处的旗帜 D. 高山的顶峰 答案:A
-
“柯叶尽西向”中的“西向”象征什么? A. 诗人内心的向往 B. 自然现象 C. 诗人的家乡 D. 诗人的朋友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曾几的《同官皆和复次韵》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但曾几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象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几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曾几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