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鶗鴂怨花残》

时间: 2025-01-10 22:51:13

鶗鴂怨花残。

谁道春阑。

多情红药待君看。

浓澹晓妆新意态,独占西园。

风叶万枝繁。

犹记平山。

五云楼映玉成盘。

二十四桥明月下,谁凭朱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鶗鴂怨花残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鶗鴂怨花残。谁道春阑。
多情红药待君看。
浓澹晓妆新意态,独占西园。
风叶万枝繁。犹记平山。
五云楼映玉成盘。
二十四桥明月下,谁凭朱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春天的凋零与惜春之情。杜鹃鸟在哀怨花已凋零,谁说春天已结束?那多情的红药花仍在等待着你来欣赏。晨曦中,浓淡交融的妆容展现出新的风采,独自占据了西园的美景。风中树叶繁茂,犹记得那平山的景色。五云楼在月光下映衬着如玉的盘子,二十四桥的明月下,谁在凭栏而望?

注释:

  • 鶗鴂:杜鹃鸟,常用以象征春天的到来或花开花落的哀怨。
  • 红药:指红色花卉,这里特指盛开的花朵。
  • 春阑:春天的尽头,形容春季即将结束。
  • 晓妆:清晨的妆容,形容晨光中的美丽景象。
  • 西园:指西边的花园,常是诗人描绘春景的地方。
  • 五云楼:指高楼,映衬着皎洁的月光。
  • 二十四桥:指某处的桥梁,常与月亮相联系,营造出浪漫的意境。
  • 朱阑:红色的栏杆,形象生动,暗示着观赏春景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词人,其创作风格细腻,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作品常流露出对春天的眷恋与惜别。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以杜鹃鸟的哀鸣引入,表达对春天流逝的无奈与惆怅,反映出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鶗鴂怨花残》通过杜鹃鸟的哀怨声开篇,立刻引起读者对春天即将逝去的关注。诗中“谁道春阑”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与向往,反映出他对春光流逝的不甘与渴望。接着,“多情红药待君看”,让人感受到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向往。此处的“红药”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繁盛,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浓澹晓妆新意态,独占西园”,在描绘晨光中美丽景象时,诗人极具细腻的观察与感受,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风叶万枝繁”则让人感受到春日的繁茂与生机。这与后文的“犹记平山”形成了鲜明对比,仿佛在追忆过去的美好,流露出一种时光易逝的惋惜。

最后两句“二十四桥明月下,谁凭朱阑”,通过对美丽月色和桥梁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孤独的氛围,使整首词在惜春之情中又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杜鹃鸟的哀鸣引入,暗示了春天的凋零。
  • 第二句:反问的方式强调春天并未结束,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
  • 第三句:红药花仍在等待,传达出对美丽事物的希冀。
  • 第四句:晨光下的新意态,描绘了清晨的独特景象。
  • 第五句:繁茂的树叶,使人回忆起往日的美好。
  • 第六句:意象丰富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美景的深切感受。
  • 第七、八句:通过月光和桥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浪漫又孤独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美丽的花朵,增添了情感色彩。
  • 拟人:杜鹃鸟的哀怨声使自然具有人性,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 对仗:在整首词中,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使得节奏感增强,朗朗上口。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对春天的珍惜为主题,抒发了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活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鹃:象征春天的到来与花开的哀怨。
  • 红药:象征春天的繁华与希望。
  • 西园: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归属与美好。
  • 明月:象征着孤独与惆怅,增添了浪漫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鶗鴂怨花残”中“怨”字的意思是: A. 喜爱
    B. 哀怨
    C. 期待
    D. 忘记

  2. “独占西园”中的“独占”意指: A. 一个人占有
    B. 只有一处风景
    C. 仅有的美好
    D. 无人共享

  3. 此词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夏天
    B. 哀叹春天的流逝
    C. 描绘秋天的景色
    D. 表达对冬天的向往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周邦彦的《兰陵王》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哀伤,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 苏轼《水调歌头》:侧重于对时间的感慨和人生哲学的思考,意境更为开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的历史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