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卿杨公雅喜士左举善又东南之秀假楼居为丹壶以济人既谢以诗因出示辄次其韵》

时间: 2025-01-11 21:08:30

烟柳葱葱锁玉栏,楼头伟观熟窥斑。

不因置酒垂青目,安得开窗面北山。

尘市故知容隐者,声名无奈落人间。

胸中剩有安民术,且把丹壶与驻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烟柳葱葱锁玉栏,楼头伟观熟窥斑。
不因置酒垂青目,安得开窗面北山。
尘市故知容隐者,声名无奈落人间。
胸中剩有安民术,且把丹壶与驻颜。

白话文翻译:

烟雾缭绕的柳树葱绿,锁住了玉栏杆,楼头的美景,熟悉得如同斑驳的画面。
如果不是为了饮酒而垂下眼帘,怎能开窗面对北山呢?
在喧嚣的尘世中,自然知道隐者的生活,然而声名却无奈在世间沉浮。
我心中仍有安民的良策,且把丹壶留给驻颜之用。

注释:

  • 烟柳: 指的是被烟雾笼罩的柳树,形容景色的朦胧。
  • 锁玉栏: 玉栏杆被锁住,意指景色被围住,表现出一种幽静的美。
  • 北山: 诗人所向往的山,象征着隐逸和宁静的生活。
  • 尘市: 指繁华的城市,喧哗的社会。
  • 安民术: 指安定民心的办法,隐喻诗人的政治理想。
  • 丹壶: 传说中用来炼制长生不老药的壶,象征追求长生和美好生活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字子端,号香山,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晚年隐居。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山水、田园生活,常借景抒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隐居生活之中,表达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诗人在繁华的尘世中,意识到名利的虚无,向往一种安宁的生活。

诗歌鉴赏:

该诗以自然景色开篇,描绘了烟柳环绕、楼头美景的静谧画面,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首联“烟柳葱葱锁玉栏”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优美,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楼头伟观熟窥斑”则进一步深化了意境,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内心的敏感。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处境与选择。“不因置酒垂青目,安得开窗面北山”,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强调了饮酒与开窗的选择,展现出一种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后两联则转向对尘世的思考,诗人感叹“尘市故知容隐者”,在喧嚣的城市中,隐者的生活虽然被知晓,但在名声与社会的压力下,仍然无法逃脱落入尘世的命运。最后一句“胸中剩有安民术,且把丹壶与驻颜”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尽管身处尘世,内心依然怀有安定民心的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意境幽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柳葱葱锁玉栏: 描绘了一个被绿柳环绕的美丽庭院,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楼头伟观熟窥斑: 诗人熟悉的景色如同斑驳的画面,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3. 不因置酒垂青目: 诗人不因饮酒而沉醉,反映出他对理想生活的专注。
  4. 安得开窗面北山: 想要面对北山,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5. 尘市故知容隐者: 在繁华的城市中,自然知道隐者的存在,暗示对隐逸者的羡慕。
  6. 声名无奈落人间: 表达了对名声的无奈,隐喻诗人对世俗的失望。
  7. 胸中剩有安民术: 说明诗人仍然怀有安定民众的理想。
  8. 且把丹壶与驻颜: 表达了对长生不老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 "烟柳葱葱"用烟雾与柳树的结合,生动描绘了美丽的自然。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楼头伟观”和“熟窥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拟人: 通过“尘市故知容隐者”赋予城市以知晓的能力,表现出对隐者生活的理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尘世名利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柳: 象征着朦胧的美,暗示诗人的隐逸情怀。
  • 北山: 代表理想的隐居之地,象征自由与宁静。
  • 丹壶: 传递了对长生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北山”象征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隐逸的生活
    C. 空旷的草原
    D. 乡村的田园

  2. “胸中剩有安民术”中的“安民术”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饮酒之法
    B. 使民众安定的办法
    C. 诗人的隐逸之法
    D. 追求长生的秘诀

  3. 诗人对尘世的态度如何? A. 渴望名利
    B. 对名声感到无奈
    C. 享受繁华
    D. 忽视尘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史浩 vs 王维: 史浩的诗歌更注重隐逸的理想生活,而王维则通过山水诗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两者都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隐逸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