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
时间: 2025-01-11 14:08:59意思解释
迷神引
作者: 吴嘉谟 〔近代〕
原文展示:
夜静雕阑身独倚。一瑶琴慵理。银河多处,生恐浓云起。宝篆温,兰香燕,情无已。这眼儿穿破,九霄里。这心儿倾自,五更起。搁笔停杯,脉脉无宁思。顾曲如梳,凉似水。金波玉彩,照尽了相思泪。不减团圞,醉罗绮。天上也,嫦娥不死。人间也,鸳鸯长并倚。
白话文翻译:
夜晚静谧,我独自倚靠在雕花的栏杆上,慵懒地弹着瑶琴。在浩瀚的银河中,生怕浓云会突然降临。宝篆的温暖,兰香和燕子的呢喃,情感无穷无尽。我这双眼睛穿透了九天,心也在五更时分悄然倾倒。放下笔,停下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曲调如梳理,清凉如水。金波和玉彩照亮了我满含相思的泪水。即便醉卧罗绮之中,情感仍不减。天上的嫦娥依然不死,人间的鸳鸯永远相依。
注释:
- 雕阑: 雕刻精美的栏杆。
- 瑶琴: 一种古代乐器,象征文人雅士的情趣。
- 银河: 天上的星河,寓意广阔的情感。
- 宝篆: 这里指温暖的感觉,可能隐喻爱情的温馨。
- 兰香: 兰花的香气,象征高雅的情感。
- 脉脉: 深情而含蓄的样子。
典故解析:
- 嫦娥: 传说中月宫的仙女,象征着永恒与孤独。
- 鸳鸯: 象征忠贞的爱情,常用来比喻恩爱夫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吴嘉谟,近代著名诗人,以词风清丽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情感的细腻描写。
-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夜景和情感的描绘,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歌鉴赏:
《迷神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代词作。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倚靠在雕刻精美的栏杆上,弹奏着瑶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开头的“夜静雕阑身独倚”,给人一种深夜清幽的氛围,随即引出对银河的担忧,表现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层次,将孤独、思念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交织在一起。诗人描绘了兰香、宝篆等意象,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的情感波动。尤其是“金波玉彩,照尽了相思泪”,更是将相思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结尾,提到嫦娥和鸳鸯,进一步强调了爱情的永恒与人间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夜静雕阑身独倚”:夜晚静谧,诗人独自依靠在雕刻的栏杆上,表现出孤独的情境。
- “一瑶琴慵理”:懒散地弹奏瑶琴,体现了对音乐的沉醉和对现实的逃避。
- “银河多处,生恐浓云起”:在美丽的银河中,暗含对美好事物可能被打扰的忧虑。
- “情无已”:情感无止境,表达了无尽的思念与牵挂。
- “这眼儿穿破,九霄里”:眼睛穿透九天,隐喻对理想和情感的追求。
- “这心儿倾自,五更起”:心在凌晨悄然倾倒,表现出情感的深沉。
-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金波玉彩”比喻美好的情感。
- 拟人: “顾曲如梳,凉似水”,赋予音乐以生命。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一种孤独的情感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透过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内心的细腻与忧伤。
意象分析:
- 雕阑: 象征孤独与静谧。
- 瑶琴: 代表文人的情趣与思绪。
- 银河: 寓意浩瀚的情感与不确定性。
- 兰香: 代表高雅与纯洁的爱情。
- 嫦娥与鸳鸯: 象征永恒的爱情与人间的美好。
互动学习:
-
诗中“夜静雕阑身独倚”描绘了什么样的情境?
- A. 热闹的聚会
- B. 孤独的夜晚
- C. 旅行的欢愉
- D. 白天的喧嚣
- 答案: B
-
“金波玉彩”在诗中比喻什么?
- A. 绝美的风景
- B. 美好的情感
- C. 悲伤的泪水
- D. 音乐的旋律
-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嫦娥”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美丽
- C. 永恒
- D. 孤独
- 答案: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吴嘉谟的《迷神引》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细腻,前者更侧重于抒发对往事的怀念,后者则注重于对当下情感的深入探索。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