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郑总干》

时间: 2025-01-11 01:29:37

我亦思兮天一涯,樊川诗老此曾家。

九夫容隔秋风浦,一独速眠春雨蛙。

竹屋有灯谁与共,秫田可酿不须赊。

何年又赋高轩过,豆粥犹能办咄嗟。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次韵郑总干
作者: 方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我亦思兮天一涯,樊川诗老此曾家。
九夫容隔秋风浦,一独速眠春雨蛙。
竹屋有灯谁与共,秫田可酿不须赊。
何年又赋高轩过,豆粥犹能办咄嗟。

白话文翻译:

我也在思念着,天边的另一端,樊川的诗人曾经在这里居住。
九位朋友虽然隔着秋风的水边,我却独自安然入睡,听春雨中的蛙声。
竹屋里有灯光,谁能与我共享?秫田的稻谷酿酒,不必赊账。
何年再度经过高轩,豆粥依旧能让我感慨唏嘘。

注释:

字词注释:

  • 思兮: 表达思念的情感。
  • 樊川: 指樊川,古代诗人陶渊明所居之地,以山水秀丽著称。
  • 九夫: 指九位朋友,可能是对友人的称呼。
  • 速眠: 快速入睡,形容安静和宁静的状态。
  • 秫田: 指种植秫(高粱)或稻子的田地。
  • 咄嗟: 指感慨或叹息的声音。

典故解析:

  • 樊川: 在古代诗歌中,樊川常被用作隐士或文人归隐的象征,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高轩: 指高雅的居所或环境,可能暗指诗人曾经的生活状态或朋友的聚会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华,号青华,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作品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方岳与郑总干的往来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折射出当时文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我亦思兮天一涯”,简洁明了,立刻引出思念的主题,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淡然的心境。接下来的“樊川诗老此曾家”,不仅让人联想到樊川这一文人雅集之地,也隐含着对诗人身份和文化传承的自豪感。

“九夫容隔秋风浦,一独速眠春雨蛙”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在友人散落四方的情况下,仍能享受独处的宁静,进一步反映出一种超脱与淡然。最后两句则将生活的细节与情感结合,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满足,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整体来看,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满足并存的情绪,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亦思兮天一涯: 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强调距离的遥远。
  2. 樊川诗老此曾家: 提到樊川诗人,暗示与友人共同的文人情怀。
  3. 九夫容隔秋风浦: 朋友们在秋风中隔着河流,表现出距离感。
  4. 一独速眠春雨蛙: 描述自己在春雨中安静入睡,展现宁静的生活。
  5. 竹屋有灯谁与共: 竹屋里的灯光孤单,表达对陪伴的渴望。
  6. 秫田可酿不须赊: 生活自给自足,不需要外界的依赖。
  7. 何年又赋高轩过: 怀念与友人共聚的时光。
  8. 豆粥犹能办咄嗟: 即使生活简单,也能引起深刻的思考与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九夫容隔”和“一独速眠”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 “竹屋有灯”不仅指实际的竹屋,更象征着生活的孤独与内心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和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简单、安宁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文人对现实的超脱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樊川: 象征隐逸生活与文人情怀。
  • 竹屋: 代表朴素的生活环境,体现诗人的生活态度。
  • 春雨蛙: 象征自然的声音,展现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哪位诗人曾在樊川居住?
    A. 方岳
    B. 陶渊明
    C. 李白

  2. “竹屋有灯谁与共”中“灯”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知识

  3. “何年又赋高轩过”中的“高轩”指的是什么?
    A. 高楼
    B. 高雅的环境
    C. 高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 同样表达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与对友人的思念,情感更加直接。
  • 王维《山居秋暝》: 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出内心的宁静,意象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方岳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