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思净律师》

时间: 2025-01-10 22:39:51

百万斋才了正因,大缘倏举只逡巡。

凿将玛瑙一方石,镌作龙华百尺身。

天竺江山增秀丽,西湖风月愈清新。

色声不动操能事,可是僧中英特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思净律师
释克勤 〔宋代〕

百万斋才了正因,大缘倏举只逡巡。
凿将玛瑙一方石,镌作龙华百尺身。
天竺江山增秀丽,西湖风月愈清新。
色声不动操能事,可是僧中英特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赠予思净律师的。诗人以“百万斋”开始,指的是一个修行的地方,表明自己刚刚完成了某种修行或学习。接着提到“缘倏举只逡巡”,表达了对因缘法则的思考,似乎在感叹缘分的难得和短暂。用玛瑙石雕刻出百尺高的龙华,象征着高尚的理想和追求。接着提到天竺的山水更加秀丽,西湖的风月更加清新,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最后一句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能力,指出在僧侣中有特出的人才。

注释

  • 百万斋:指一个修行的地方或寺庙,象征修行和清净的生活。
  • :因缘,佛教用语,指一切事物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 玛瑙:一种宝石,象征珍贵和美丽。
  • 龙华:常指佛教中的理想境界,象征高远的志向。
  • 天竺:古代对印度的称呼,代表着佛教文化的源头。
  • 英特人:指在僧侣中具备特殊才华和能力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克勤,宋代僧人,因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诗才而受到尊敬。其作品多反映出对佛教哲理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特定的修行环境中创作的,可能是为了向思净律师表达敬意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修行和外部世界的观察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修行生活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开头“百万斋才了正因”既是对修行的赞美,也是对因缘关系的思考。诗中反复提到的“龙华”和“天竺”,不仅指向佛教的理想和起源,更象征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寻和对心灵净化的渴望。

在描绘自然时,作者使用了“增秀丽”和“愈清新”这样的词汇,生动地呈现出西湖的美丽和天竺的秀丽,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后的总结句“色声不动操能事”,则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修行带来的能力,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与情感的表达上都相得益彰,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使人读后感受到一种清新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万斋才了正因:刚刚结束了在百万斋的修行,说明经历了某种重要的事情。
  2. 大缘倏举只逡巡:因缘的变化瞬息万变,令人感到惋惜。
  3. 凿将玛瑙一方石:用玛瑙石雕刻,象征追求美和真理。
  4. 镌作龙华百尺身:雕刻成高大的龙华,寓意追求崇高理想。
  5. 天竺江山增秀丽:天竺的山水更加秀美,表现对自然的赞美。
  6. 西湖风月愈清新:西湖的风景愈发清新,说明心境的净化。
  7. 色声不动操能事:心境宁静,才能真正掌控一切。
  8. 可是僧中英特人:强调在僧侣中,有卓越的人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龙华”比喻理想境界,增强诗的意境。
  • 对仗:如“天竺江山增秀丽,西湖风月愈清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百尺身”,强调理想的崇高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修行、自然的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思考,表达了佛教哲理与艺术审美的结合,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百万斋:象征清净与修行的地方。
  • 玛瑙:象征珍贵与美丽。
  • 龙华:代表理想与追求。
  • 天竺:象征佛教文化与智慧。
  • 西湖:象征自然美与灵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释克勤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百万斋”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修行与清净
    • C. 战争
    • D. 自然
  3. 诗中提到的“天竺”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日本
    • B. 印度
    • C. 中国
    • D. 韩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西林壁》——苏轼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赠思净律师》与《题西林壁》均涉及自然与心境的关系,前者更注重佛教哲理,而后者则着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感悟。
  • 两首诗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更为清新脱俗,后者则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释克勤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