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晨起复睡
作者:陆游
衰翁卯饮易上面,
泽国春寒偏著人。
下榻一杯还就枕,
不嫌鼾睡聒比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年老的翁人早上起来喝酒,正值春寒时节,令人感到特别的寒冷。喝完酒后,他又回到床上,觉得一杯酒还不如枕头舒服,甚至不在意邻居的鼾声打扰自己。
注释:
- 衰翁:年老的老人,形容衰老的状态。
- 卯饮:指的是早晨喝酒,卯时为早晨五点到七点。
- 泽国:指的是江南地区,因其水泽丰饶而得名。
- 春寒:春天的寒冷,特别是春寒料峭的感觉。
- 下榻:指的是起床后再躺下。
- 鼾睡:指打鼾的声音,这里形容邻居睡得很沉。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历史典故,但“衰翁”的形象可以引申为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对老年人的描绘,表现了老年人与时间、生活的关系。同时,春寒的描写也常见于古诗词中,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深受民族大义和个人理想的影响,诗歌内容常带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随性态度以及对饮酒、休息的向往。诗中表现出的老年人生活状态,折射出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晨起复睡》是一首表现老年人生活状态的诗作,简练却深刻。诗的开头“衰翁卯饮易上面”,用“衰翁”一词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暗示其年事已高。接下来的“泽国春寒偏著人”则通过描绘春寒的气候,传达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诗中自然而又随意的饮酒画面,反映了老年人追求生活乐趣的心态。
“下榻一杯还就枕”,不仅是对喝酒后的惬意描述,也寓意着对于现实生活的逃避与无奈。最后一句“不嫌鼾睡聒比邻”,则表达了他对生活琐事的豁达态度,即使邻居的鼾声打扰,他也不在乎,这体现了一种老年的洒脱与淡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刻画了老年人对生活的平和心态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衰翁卯饮易上面:开篇提及老人的身份,暗示了他的年纪和生活方式,早晨饮酒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 泽国春寒偏著人:描绘了春天的寒冷,表现出一种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让人感受到一丝孤独和无奈。
- 下榻一杯还就枕:表达了喝酒后的惬意,希望再次躺下休息,反映出对舒适生活的向往。
- 不嫌鼾睡聒比邻:表现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即使有打扰也不在乎,体现了老年人对生活的从容。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后两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卯饮”与“下榻”形成对比,表现了生活的简单和质朴。
- 拟人:春寒被赋予了“偏著人”的特质,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体现了陆游对生活的一种洒脱和超然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衰翁:象征着老年与生命的无常。
- 卯饮:代表了早晨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 春寒: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冷淡。
- 鼾睡:描绘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琐事与烦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衰翁卯饮易上面”中的“卯”指的是什么时候?
A. 晚上 B. 早晨 C. 中午 -
诗中提到的“泽国”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 B. 江南 C. 西南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不在乎 B. 非常在意 C. 愤怒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晨起复睡》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生活中的无奈与对时光的感慨,但陆游的语气更加轻松随意,而杜甫则表现出更多的忧国忧民之情。两首诗在意境与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