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莫令因迓使者同泛舟至漂神已而误焉问宿
赵蕃 〔宋代〕
我割仅铅刀,公铦比孟劳。 莫酬谈绝倒,难和句挥毫。 既误前驱远,不妨乘兴高。 悠然风月底,脱略异官曹。
白话文翻译
我的笔锋仅如铅刀般钝拙,而您的笔锋却如同孟劳般锋利。 我们之间的对话让人捧腹大笑,但要和您挥毫对句却颇为困难。 虽然前行的方向已经偏离,但不妨趁着兴致高昂继续前行。 在风月的映衬下悠然自得,摆脱了官场的拘束。
注释
- 铅刀:比喻笔锋钝拙。
- 孟劳:古代名刀,比喻笔锋锋利。
- 绝倒:形容笑得前仰后合。
- 挥毫:指书写或作诗。
- 前驱:指前进的方向或目标。
- 乘兴:趁着兴致。
- 风月:指自然景色或诗意的环境。
- 脱略:摆脱,不受拘束。
- 官曹:指官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是赵蕃与友人莫令相聚时所作,表达了与友人畅谈的愉悦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与友人莫令相聚时所作,两人一同泛舟,因误了行程而寻宿。诗中表达了与友人畅谈的愉悦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己与友人的文笔,表达了自谦与赞赏之情。诗中“我割仅铅刀,公铦比孟劳”一句,既显示了作者的自谦,也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后文“既误前驱远,不妨乘兴高”则展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悠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割仅铅刀,公铦比孟劳:我自己的文笔仅如铅刀般钝拙,而您的文笔却如同孟劳般锋利。
- 莫酬谈绝倒,难和句挥毫:我们之间的对话让人捧腹大笑,但要和您挥毫对句却颇为困难。
- 既误前驱远,不妨乘兴高:虽然前行的方向已经偏离,但不妨趁着兴致高昂继续前行。
- 悠然风月底,脱略异官曹:在风月的映衬下悠然自得,摆脱了官场的拘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铅刀”比喻自己的文笔钝拙,用“孟劳”比喻友人的文笔锋利。
- 对仗:“我割仅铅刀,公铦比孟劳”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对比自己与友人的文笔,展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铅刀:比喻自己的文笔钝拙。
- 孟劳:比喻友人的文笔锋利。
- 风月:指自然景色或诗意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我割仅铅刀”一句,用什么比喻自己的文笔? A. 铅刀 B. 孟劳 C. 风月 D. 官曹
-
诗中“公铦比孟劳”一句,用什么比喻友人的文笔? A. 铅刀 B. 孟劳 C. 风月 D. 官曹
-
诗中“既误前驱远,不妨乘兴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A. 拘谨 B. 随遇而安 C. 焦虑 D. 厌倦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对比: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赵蕃此诗都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