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郭外朝阳一巷斜,青槐厅事带丘麻。
路逢扶辔双童问,不是城东太尉家。
白话文翻译:
在城郭外的朝阳下,有一条巷子斜斜地延伸,青色的槐树荫下,厅堂的事务似乎与旁边的丘陵和麻田有关。路上遇见两个小孩,他们扶着马缰问我,这里是不是城东太尉的家。
注释:
- 郭外:城墙外。
- 朝阳:早晨的阳光。
- 巷斜:指巷子呈斜方向。
- 青槐:指绿色的槐树,常用作庭院树木。
- 厅事:指厅堂里的事务或事情。
- 扶辔:指小孩扶着马的缰绳。
- 双童:两个孩子。
- 太尉:古代官职,位于高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公武,号阮山,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生于1070年,卒于1129年。他以词名著,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是晁补之在城郭外的清晨时分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作的背景或许是在他游历时偶然遇见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早晨图景,展现了诗人在郭外的悠闲生活。诗的开头以“郭外朝阳一巷斜”描绘出了一幅明亮的早晨,阳光透过巷子,照亮了周围的环境。接着提到“青槐厅事带丘麻”,在这段描写中,槐树的绿色与丘陵、麻田的结合,展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生机盎然的田园气息。
“路逢扶辔双童问”一句,通过小孩的提问引入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让诗人从静态的自然景色转向了动态的人物活动。这种互动不仅增加了诗的趣味性,也使得诗人从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转变为参与者,表现出一种轻松和愉悦的心情。
最后一句“不是城东太尉家”则在意境上给予了诗歌一个小小的反转,使得整体的情感基调更加丰富。它不仅揭示了诗人的身份和生活背景,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官场的淡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郭外朝阳一巷斜”:描绘了清晨的阳光洒在巷子上,给人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 “青槐厅事带丘麻”:槐树的绿意与丘陵、麻田的结合,体现了自然的美好与人文的和谐。
- “路逢扶辔双童问”:小孩的出现让景象更加生动,突显了生活的气息。
- “不是城东太尉家”:一句简单的否定,却蕴含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漠和对田园生活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的修辞,如“朝阳”与“巷斜”、 “青槐”与“丘麻”,形成了和谐的音律。
- 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在小孩的询问中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富有情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漠视,体现了一种田园诗的理想。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朝阳: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青槐:代表着宁静与自然的美。
- 双童:象征着纯真与童趣。
- 太尉家:代表着世俗权力与官场生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郭外”是什么意思?
- A) 城墙内
- B) 城墙外
- C) 市中心
- D) 村庄
-
“路逢扶辔双童问”中的“扶辔”指的是什么?
- A) 扶着马缰
- B) 拿着书本
- C) 捡起东西
- D) 玩耍
-
诗中提到的“太尉”属于哪个朝代的官职?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 - 张志和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本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陶渊明更加强调归隐与自然的结合,而晁补之则在描绘自然中融入了生活的细节与人际的互动,展现了更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晁补之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唐诗三百首》:虽为唐诗,但对理解宋诗的背景和发展有帮助。
- 《古诗词鉴赏》:关于古诗词的解读和赏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