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山馆旅怀》

时间: 2025-01-27 03:28:39

山馆吟馀山月斜,东风摇曳拂窗华。

岂知驱马无闲日,

长在他人后到家。

孤剑向谁开壮节,流年催我自堪嗟。

灯前结束又前去,晓出石林啼乱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山山馆旅怀 罗邺 〔唐代〕 山馆吟馀山月斜,东风摇曳拂窗华。 岂知驱马无闲日,长在他人后到家。 孤剑向谁开壮节,流年催我自堪嗟。 灯前结束又前去,晓出石林啼乱鸦。

白话文翻译: 在山馆吟诗之后,山月已经斜挂,东风轻轻摇曳,拂过窗边的花。 哪里知道骑马奔波,没有闲暇的日子,总是比别人晚到家。 孤剑向谁展示壮志,岁月流逝催我自叹。 在灯前整理行装再次出发,黎明时分走出石林,听到乱鸦的啼叫。

注释:

  • 山馆:山中的馆舍,指诗人暂居的地方。
  • 吟馀:吟诗之后。
  • 山月斜:山上的月亮斜挂,表示夜已深。
  • 东风摇曳:春风轻轻摇动。
  • 拂窗华:拂过窗边的花。
  • 驱马无闲日:形容奔波忙碌,没有休息的日子。
  • 孤剑:象征诗人的志向和孤独。
  • 开壮节:展示壮志。
  • 流年:流逝的岁月。
  • 自堪嗟:自己感到叹息。
  • 灯前结束:在灯前整理行装。
  • 晓出:黎明时分出发。
  • 石林:石头林立的地方。
  • 啼乱鸦:乱鸦的啼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怀、旅思为主,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这首《春山山馆旅怀》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旅途中,暂居山馆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抒发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馆为背景,通过山月、东风、窗华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岂知驱马无闲日,长在他人后到家”反映了诗人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而“孤剑向谁开壮节,流年催我自堪嗟”则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馆吟馀山月斜”:诗人在山馆吟诗之后,看到山上的月亮已经斜挂,暗示夜已深。
  2. “东风摇曳拂窗华”:春风轻轻摇动,拂过窗边的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3. “岂知驱马无闲日”:诗人感叹自己奔波忙碌,没有休息的日子。
  4. “长在他人后到家”:总是比别人晚到家,反映了诗人的辛劳和无奈。
  5. “孤剑向谁开壮节”:诗人孤独的志向无人理解,感到迷茫。
  6. “流年催我自堪嗟”:岁月流逝,诗人感到叹息。
  7. “灯前结束又前去”:在灯前整理行装,准备再次出发。
  8. “晓出石林啼乱鸦”:黎明时分走出石林,听到乱鸦的啼叫,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孤剑向谁开壮节”中,孤剑比喻诗人的志向和孤独。
  • 拟人:“东风摇曳拂窗华”中,东风被赋予了摇曳的动作,拟人化。
  • 对仗:“岂知驱马无闲日,长在他人后到家”中,前后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唐代士人在动荡社会中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 山月:象征夜深人静,孤独无助。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但也带来了岁月的流逝。
  • 窗华:象征美好而短暂的事物。
  • 孤剑:象征诗人的志向和孤独。
  • 流年:象征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 乱鸦:象征凄凉和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山馆”指的是什么? A. 山中的馆舍 B. 山上的寺庙 C. 山下的村庄 答案:A

  2. “孤剑向谁开壮节”中的“孤剑”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武器 B. 诗人的志向和孤独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B

  3. 诗中的“流年”指的是什么? A. 流动的水 B. 流逝的岁月 C. 流星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旅夜书怀》:同样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罗邺的《春山山馆旅怀》与杜甫的《旅夜书怀》都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但罗邺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罗邺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