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赤水驿旅怀》
时间: 2025-02-04 15:30: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夜赤水驿旅怀 罗邺 〔唐代〕 一星残烛照离堂,失计游心归渺茫。 不自寻思无道路,为谁辛苦竞时光。 九衢春色休回首,半夜溪声正梦乡。 却羡去年买山侣,月斜渔艇倚潇湘。
白话文翻译: 一星残烛照亮了离别的厅堂,计划失误,归途渺茫。 不去思考前路无方向,为了谁辛苦地竞逐时光。 繁华的春色不必回头看,半夜溪水的声音正是梦乡。 却羡慕去年买山的伴侣,月斜时渔船靠在潇湘。
注释:
- 一星残烛:形容烛光微弱,即将燃尽。
- 离堂:离别的厅堂。
- 失计:计划失误。
- 游心:游荡的心思。
- 渺茫:模糊不清,没有方向。
- 九衢:指繁华的街道。
- 溪声:溪流的声音。
- 梦乡:梦境。
- 买山侣:指隐居的朋友。
-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这里泛指隐居之地。
诗词背景: 罗邺是唐代诗人,其生平资料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首《春夜赤水驿旅怀》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归途的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夜旅行为背景,通过“一星残烛”、“失计游心”等意象,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迷茫。诗中“不自寻思无道路,为谁辛苦竞时光”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方向的困惑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后两句“却羡去年买山侣,月斜渔艇倚潇湘”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前文的迷茫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首句“一星残烛照离堂”,通过“残烛”这一意象,营造出孤独和凄凉的氛围。
- 第二句“失计游心归渺茫”,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迷茫和无助。
- 第三句“不自寻思无道路”,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方向的困惑。
- 第四句“为谁辛苦竞时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 第五句“九衢春色休回首”,意味着诗人对繁华世界的放弃。
- 第六句“半夜溪声正梦乡”,通过“溪声”和“梦乡”的意象,营造出宁静和远离尘嚣的氛围。
- 第七句“却羡去年买山侣”,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第八句“月斜渔艇倚潇湘”,通过“月斜”和“渔艇”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隐居图景。
意象分析:
- “残烛”:象征孤独和凄凉。
- “离堂”:象征离别和孤独。
- “九衢春色”:象征繁华和喧嚣。
- “溪声”:象征宁静和远离尘嚣。
- “梦乡”:象征宁静和远离尘嚣。
- “买山侣”:象征隐居和宁静。
- “潇湘”:象征隐居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一星残烛”象征什么? A. 孤独和凄凉 B. 光明和希望 C. 繁华和喧嚣 D. 宁静和远离尘嚣
- 诗中“失计游心归渺茫”表达了什么? A. 对归途的迷茫和无助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人生方向的困惑 D.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诗中“却羡去年买山侣”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繁华和喧嚣 B. 隐居和宁静 C. 孤独和凄凉 D. 光明和希望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诗词对比:
- 罗邺的《春夜赤水驿旅怀》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罗邺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罗邺的全部诗作,是研究罗邺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罗邺诗歌的背景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