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多雨虽止复作六月甲寅始大晴》
时间: 2025-01-11 11:21: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入夏多雨虽止复作六月甲寅始大晴
兼旬大雨无昼夜,积潦深虞败吾稼。
岂惟一饱堕渺汒,直恐下湿侵腰胯。
风南忽从木末来,新月徘徊出云罅。
州家出符县家喜,泄水渐空梁可架。
放翁亦复扶病起,旋筑颓墙补茆舍。
便合观身作老禅,安心稳坐今年夏。
白话文翻译
入夏时节,虽然雨水渐止,但六月的初始,天气却仍然晴好。
这十天的大雨昼夜不停,积水深得令人担忧,可能会毁坏我的农作物。
不仅仅是担心一顿饱餐就会变得渺小,直怕湿气会侵蚀到腰部和胯部。
南风忽然从树梢吹来,新月在云缝中徘徊。
州里的百姓和县里的家家都欢喜,水逐渐排空,梁上可以搭建了。
我这位老翁也扶着病体站起来,赶紧修建倒塌的墙,补好茅草房。
不如安静地观察自己渐渐变老的状态,安心地坐在今年的夏天里。
注释
- 兼旬:连续十天。
- 积潦:积水,指因降雨而聚集的水。
- 渺汒:微小的食物,指担心因洪水而失去的农作物。
- 木末:树梢。
- 泄水:排水。
- 放翁:指陆游自称,意指年老的自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以个人经历和国家命运为题材,表达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陆游晚年,时局动荡,百姓生活困苦。作品反映了入夏时节的天气变化与农田的忧虑,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农民生活的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入夏时节的天气变化,表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头几句通过描写连续的大雨,传达出农田被淹没的忧虑与对丰收的担心,体现出诗人对农民生计的关怀。随着诗歌的推进,天气的转好使得震撼人心的忧虑得以缓解,诗人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晴天的喜悦和期待。
诗中“风南忽从木末来,新月徘徊出云罅”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们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人们对晴天的渴望与喜悦。末尾部分,则是诗人自我反思,面对衰老与生活的现实,表达了一种安然处之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哲学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时光的感叹,展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兼旬大雨无昼夜:持续十天的暴雨,昼夜不停。
- 积潦深虞败吾稼:积水深得令人担忧,可能会毁坏我的农作物。
- 岂惟一饱堕渺汒:不仅仅是担心一顿饱餐就会变得渺小。
- 直恐下湿侵腰胯:更害怕湿气会侵蚀到腰部和胯部。
- 风南忽从木末来:南风忽然从树梢吹来。
- 新月徘徊出云罅:新月在云缝中徘徊。
- 州家出符县家喜:州里的百姓和县里的家家都欢喜。
- 泄水渐空梁可架:水逐渐排空,梁上可以搭建了。
- 放翁亦复扶病起:我这位老翁也扶着病体站起来。
- 旋筑颓墙补茆舍:赶紧修建倒塌的墙,补好茅草房。
- 便合观身作老禅:不如安静地观察自己渐渐变老的状态。
- 安心稳坐今年夏:安心地坐在今年的夏天里。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新月徘徊”,使月亮具有了人的动作。
- 对仗:如“积潦深虞败吾稼”和“泄水渐空梁可架”,形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便合观身作老禅”,将老年与禅修相提并论,表达深刻的生活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的变化和个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农民生活的关心,体现出了一种和谐的自然观与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滋润,同时也代表了农田的忧虑。
- 新月: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风:象征着变化与生机。
- 瓦屋:代表着家庭的温暖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陆游
- D. 白居易
-
诗中“积潦深虞败吾稼”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担忧
- C. 愤怒
- D. 哀伤
-
诗的最后一句“安心稳坐今年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 A. 忧虑
- B. 平和
- C. 急躁
- D. 愤慨
答案
- C. 陆游
- B. 担忧
- B. 平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 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词对比
- 陆游《入夏多雨》与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写了自然,但陆游更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而王维则更加注重山水的和谐美。
- 陆游《入夏多雨》与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同样以自然为背景,陆游更多地表现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哲思,而杨万里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