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时间: 2025-05-21 15:39: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阮郎归
向滈 〔宋代〕
隔篱疏影照横塘。
东风吹暗香。
陇头归路指苍茫。
江南春兴长。
扃小院,静回廊。
有人凭短墙。
角声惊梦月横窗。
此时能断肠。
白话文翻译:
在篱笆外的稀疏影子映照着横塘,
东风吹来阵阵暗香。
归来的路在陇头指向苍茫的远方,
江南的春天总是充满生机。
锁住的小院,静静的回廊,
有人依靠在短墙上。
角声惊醒了梦中人的月光,
此时此刻让我心如刀绞。
注释:
字词注释:
- 隔篱:指隔着篱笆。
- 疏影:稀疏的影子。
- 横塘:指横向的水塘。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陇头:指田埂的顶端。
- 苍茫:形容远处的景象模糊不清。
- 扃:锁住,关上。
- 短墙:短小的墙壁。
- 角声:指角落的声音,通常是钟声或乐声。
- 断肠:形容心情悲痛欲绝。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同时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念与忧伤。角声和梦的结合展现了梦境与现实的交错,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向滈,字子韬,号竹溪,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春日,正值江南春天,诗人可能在游览途中,受到春景的触动,心中涌起对故人或爱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阮郎归》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词的开头通过“隔篱疏影照横塘”描绘出一幅静谧的春日景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东风的吹拂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暗香四溢,既表现了自然的美好,也暗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陇头归路指苍茫”一句,既有归乡的期待,也透出一丝迷茫。江南的春天总是让人心旷神怡,但作者的内心却因思念而生出几分惆怅。随着诗的深入,作者通过“静回廊”和“有人凭短墙”进一步表现场景的静谧与孤独,细腻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一句“此时能断肠”凝聚了全诗的情感高潮,瞬间将内心的无奈与悲伤展现出来。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离别的哀愁,成为了江南春词中一曲动人的乐章。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隔篱疏影照横塘:描绘了篱笆外稀疏的影子在水塘上投射,表现了宁静的春日环境。
- 东风吹暗香:东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暗香四溢,暗示着生机与希望。
- 陇头归路指苍茫:归路在远方显得模糊,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归家的渴望。
- 江南春兴长:江南的春天充满了生机,映衬了自然的美好。
- 扃小院,静回廊:小院静谧,回廊幽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有人凭短墙:有人倚靠在短墙上,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暗示着思念的对象。
- 角声惊梦月横窗:角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惊醒了梦中人,象征思念的痛苦。
- 此时能断肠:表达了此时此刻的心情已经到了悲痛欲绝的地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东风吹暗香”,用风来比喻春天的气息。
- 拟人:如“有人凭短墙”,赋予了人以生命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和意境上都表现出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又流露出对离别的思索与对故人的深切怀念,情感基调在温柔与伤感之间摇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篱笆:象征着生活的界限与隔离。
- 春风: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月亮:常常象征着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东风”象征什么?
A. 寒冷
B. 温暖与生机
C. 风暴 -
诗中的“此时能断肠”表达了什么感情?
A. 喜悦
B. 惆怅与思念
C. 冷漠 -
词中提到的“短墙”暗示了什么?
A. 生活的局限
B. 朋友的隐秘
C. 自然的美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向滈的《阮郎归》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前者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更多地展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爱情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代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