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时间: 2025-05-11 22:55: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
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
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
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
白话文翻译:
送别朋友于谢亭北,偶遇你一同纵情醉酒归来。
在白马旁嬉戏,尽情大笑地攀登青山。
回头鞭指向长安,夕阳西下照在秦关。
帝乡在三千里之外,隐没在碧蓝的云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送客:送行朋友。
- 谢亭:指谢家亭,地名。
- 屈盘:形容自由嬉戏。
- 白马:可能指一匹白马,象征轻松活泼的情境。
- 长安:唐代的国都,代表繁华与政治中心。
- 秦关:古代的关口,象征边疆与离别。
- 帝乡:指京城长安,作者的故乡。
典故解析:
- 长安:唐代的政治中心,古诗中常作故乡、理想之地的象征。
- 秦关:象征离别与归途,常常用作抒情的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诗风闻名,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饮酒等主题。李白的诗歌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个性和自由精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与友人饮酒送别之际,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李白豪放的个性与对友谊的珍视。开头以“送客谢亭北”引入,展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接着,诗人与友人畅饮,嬉戏,表现出一种尽情享乐的状态,似乎在逃避离别的伤感。在描绘青山的同时,诗人用“回鞭指长安”暗示了对故乡的思念,同时映射出对人生道路的感悟。最后,诗人用“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来表达对理想与故乡的追忆,产生了一种遥远而又深邃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白洒脱的个性,也反映了人对故乡和理想的永恒追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送客谢亭北:在谢亭北送别朋友,设置了送别的场景。
- 逢君纵酒还:与朋友相遇,饮酒欢聚,表现了友谊的愉悦。
- 屈盘戏白马:嬉戏于白马旁,展现了自由与欢乐的气氛。
- 大笑上青山:在青山上大笑,象征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无畏。
- 回鞭指长安:回头指向长安,暗示对故乡的向往。
- 西日落秦关:夕阳西下,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来临。
- 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故乡在远方,隐没于云端,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屈盘戏白马”暗示自由与活力。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展现出唐诗的对仗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与洒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谢亭:象征离别。
- 白马:象征自由与快乐。
- 青山:象征自然的壮美与人生的旅途。
- 长安:象征故乡与理想的归宿。
- 西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白的“长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朋友
B. 故乡
C. 酒 -
诗中提到的“白马”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自由与快乐
C. 忧愁 -
“帝乡三千里”表达了对故乡的什么情感? A. 迷恋
B. 思念
C. 不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赠友人》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王维的《鹿柴》,两者皆有对自然的描写,但李白更注重个体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