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潮州伯霆》

时间: 2025-04-27 12:23:17

当年舍选最居优,上到青云亦白头。

律赋数篇天下诵,遗书几卷馆中留。

入游太乙曾临地,出牧昌黎所典州。

耆旧凋零今欲尽,伤心笳吹掩新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当年舍选最居优,上到青云亦白头。
律赋数篇天下诵,遗书几卷馆中留。
入游太乙曾临地,出牧昌黎所典州。
耆旧凋零今欲尽,伤心笳吹掩新丘。

白话文翻译:

在往年中,他在选拔中最为优秀,后来即使飞升到青云之上也已是白发苍苍。
他的律诗和赋词传颂于世,留下的几卷遗著在馆中保存。
曾经游历太乙山,曾经在昌黎做过官。
如今,许多老朋友都已凋零,令人心伤的笳声吹奏在新墓丘上。

注释:

  • 舍选:古代科举考试的选拔。
  • 青云:指高官或高位。
  • 白头:形容年老。
  • 律赋:古代诗歌的两种体裁。
  • 太乙:此指太乙山,传说中的仙山。
  • 昌黎:指昌黎(今河北省),是地方名。
  • 耆旧:年老的朋友或长辈。
  • 笳吹:笳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哀乐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常以豪放、激昂的气势著称。因其才华横溢,他在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刘克庄悼念其友陈潮州伯霆之时,表达了对老友的怀念与惋惜。诗中回顾了朋友的才华与成就,同时感慨时光的流逝和友人的离世。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悼友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生死无常的深刻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开头两句描绘了陈伯霆的才华与成就,反映出他在青年时的辉煌。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头苍苍的景象不仅象征着人生的老去,也暗示着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中间两句则通过回忆友人曾经的游历,展示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及其在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最后两句转向对现实的感慨,朋友的离世,亲人老去,笳声哀婉,令人心痛。整首诗在抒情中透出一种对生命的深思,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短暂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当年舍选最居优:回忆年轻时,他在选拔中表现优异。
  2. 上到青云亦白头:即使后来达到了高位,年岁已高,已白发苍苍。
  3. 律赋数篇天下诵:他的诗文流传广泛,成为人们传颂的佳作。
  4. 遗书几卷馆中留:留下的书籍在馆中保存,表现对其成就的追忆。
  5. 入游太乙曾临地:曾经游历太乙山,象征理想境界与仙境。
  6. 出牧昌黎所典州:曾担任昌黎的官职,展现其社会地位。
  7. 耆旧凋零今欲尽:许多老朋友已去世,感叹人事已尽。
  8. 伤心笳吹掩新丘:哀乐声回荡在新墓丘之上,象征着对逝去友人的哀悼。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入游太乙”和“出牧昌黎”,形成鲜明的对比。
  • 象征:青云象征高官,笳声象征哀愁。
  • 排比:通过列举友人的成就和经历,增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与惋惜,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友谊的珍视。它不仅是对逝去的哀悼,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云:象征高位与理想。
  • 白头: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笳吹:象征哀伤与离别。
  • 新丘:象征新的墓地,代表逝去的生命。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构成了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作者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云”象征什么?

    • A. 高官
    • B. 朋友
    • C. 诗人
  2. “耆旧凋零今欲尽”中的“耆旧”是指什么?

    • A. 年轻人
    • B. 老朋友
    • C. 诗歌
  3. 诗中提到的“笳吹”代表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哀伤
    •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感悟的主题。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对往事的怀念与感慨。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本诗的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时间和离别的感慨,但《静夜思》更倾向于个人的思乡情感,而《挽陈潮州伯霆》则侧重于对友人的追忆与人生的深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提供了丰富的宋代诗歌资料。
  • 《中国古典文学史》:对古代文学的全景性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