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荼_)》
时间: 2025-01-22 00:34: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荼_)
作者: 赵彦端 〔宋代〕
千种繁春,春已去翩然远迹。
谁信道荼枝上,静中留得。
晓镜洗妆非粉白,
晚衣弄舞余衫碧。
粲宝钿珠珥不胜持,
浓阴夕。
金翦度,还堪惜。
霜蝶睡,无从觅。
知多少好词清梦,
酿成冰骨。
天女散花无酒圣,
仙人种玉惭香德。
怅攀条记得鬓丝青,
东风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短暂。春天有千种繁华景象,但如今已如飞逝的梦一般远去。谁能相信荼枝上,竟能静静地留存这春天的痕迹呢?清晨的镜子映照出的妆容并不是粉白,而是晚上的衣裙在舞动着,余韵依旧如碧色的余衫。珍贵的宝钿和珠耳令人难以承受,浓厚的阴影在夕阳下显得更加迷人。金色的剪裁已经逝去,令人心痛;霜蝶沉睡无从寻找。多少美丽的词句和清晰的梦境,都酿成了冰冷的骨骼。天女散花却无酒可饮,仙人种玉也为香德而羞愧。怅惘中回忆起那青丝的鬓发,东风的客人啊。
注释
- 荼: 指荼蘼花,象征着春天的美丽。
- 千种繁春: 形容春天的繁盛多彩。
- 晓镜: 清晨的镜子,象征女性的妆容。
- 金翦度: 指的是金色的剪裁,象征华丽的服饰。
- 霜蝶: 意指春天的美好已去,化为冰冷的记忆。
- 天女散花: 出自道教,形容仙女撒花的美丽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端,宋代诗人,字承宗,号千山,著有多首诗词。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满江红》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抒发了对春天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诗歌鉴赏
《满江红(荼_)》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感伤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开头的“千种繁春”便引人入胜,瞬间勾勒出春天的丰富多彩,随之而来的“春已去翩然远迹”则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惋惜与失落。
诗中提到的“晓镜洗妆非粉白”,隐喻着女性的美丽与青春,然而这份美丽在晚上又随着衣裙的舞动而消逝,似乎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无可避免。诗人在“霜蝶睡,无从觅”一句中,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好已经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有冰冷的记忆。这种情感贯穿全诗,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伤。
在形式上,诗句的对仗工整与意象的丰富多彩,使得整首诗在视觉与听觉上都极具美感。诗人通过“天女散花无酒圣,仙人种玉惭香德”的描写,进一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种繁春: 形容春天的美丽多姿,仿佛有千种风情。
- 春已去翩然远迹: 春天已经远去,留下的只是瞬间的回忆。
- 谁信道荼枝上,静中留得: 有谁能相信荼枝上还能静静地留下春天的痕迹?
- 晓镜洗妆非粉白: 清晨的镜子映照出的妆容并非如同粉白般的美丽。
- 晚衣弄舞余衫碧: 晚上的衣裙在风中舞动,留下碧绿色的影子。
- 粲宝钿珠珥不胜持: 珍贵的宝钿和珠耳令人生畏,仿佛无法承受那份美丽。
- 浓阴夕: 夕阳下的浓厚阴影,让人感到一丝忧愁。
- 金翦度,还堪惜: 金色的剪裁已经逝去,令人心痛。
- 霜蝶睡,无从觅: 霜蝶沉睡,不知何处寻找。
- 知多少好词清梦,酿成冰骨: 多少美好的词句与梦境,最终化为冰冷的记忆。
- 天女散花无酒圣: 天女撒花却无酒可饮,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缺失。
- 仙人种玉惭香德: 仙人种玉,因美德而羞愧,表现出一种自责与遗憾。
- 怅攀条记得鬓丝青: 回忆起曾经的青丝鬓发,令人感到惆怅。
- 东风客: 东风的客人,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离去。
修辞手法
- 比喻: “霜蝶”比喻春天的消逝。
- 拟人: “天女散花”赋予花朵以人性化的形象。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荼蘼: 象征春天的美丽与希望。
- 宝钿珠珥: 代表珍贵与奢华。
- 霜蝶: 象征消逝的春天与美好的回忆。
- 天女散花: 代表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虚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千种繁春”是指什么? A. 春天的多姿多彩
B. 春天的寂静
C. 春天的短暂 -
“晓镜洗妆非粉白”中“晓镜”指的是什么? A. 晚上的镜子
B. 清晨的镜子
C. 古代的镜子 -
“霜蝶睡,无从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欣慰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赵彦端的《满江红》在春天的描绘上更加细腻且充满了惆怅。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更加豪放,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