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七夕》
时间: 2025-01-11 01:31: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露中庭十丈宽,天河仰视白漫漫。
难寻仙客乘槎路,且伴吾儿乞巧盘。
秋早时闻桐叶坠,夜凉已怯紵衣单。
民无余力年多恶,退士私忧实万端。
白话文翻译:
在露水弥漫的庭院里,宽敞得有十丈,仰望星空,银河如白色的丝带般漫延。
难以寻觅仙人乘船而来的道路,不如陪伴我的孩子乞求巧妙的心愿。
秋天来得早,已经听到桐树的叶子落下,夜晚渐凉,我已感到单薄的衣衫难以御寒。
百姓生活困苦已久,退隐的士人心中忧虑重重,实在是烦恼万端。
注释:
- 风露:指清晨或夜晚的露水,常用来营造清凉的氛围。
- 中庭:指院子中央的空地。
- 十丈宽:形容庭院的宽敞。
- 天河:指银河,古代对星河的称呼。
- 乘槎路:指乘船的道路,这里有寻找仙人的渴望。
- 乞巧盘:乞巧是指乞求巧技的习俗,盘是用来放置祭品的器皿。
- 桐叶坠:桐树的叶子落下,象征秋天的到来。
- 夜凉已怯:夜晚变凉,使人感到寒冷。
- 民无余力:百姓生活困苦,没有多余的力气应对生活。
- 退士私忧:隐退的士人心中忧虑。
典故解析:
- 乞巧:源自汉代的七夕习俗,女子在这一天向织女乞求巧技,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盼。
- 银河:在古代文学中,银河常被用作神秘和浪漫的象征,体现了人们对宇宙和爱情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作品多以爱国情怀、乡愁和感怀为主题,风格豪放而细腻。
创作背景:
《癸丑七夕》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民众困苦的时期。诗中既有对传统节日的描绘,又流露出对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怀。七夕本是欢乐的节日,然而诗人却在其间感受到了一种无奈和忧愁。
诗歌鉴赏:
《癸丑七夕》通过描绘一个传统节日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和社会的关心。在诗的开头,陆游描绘了一个清新凉爽的夜晚,庭院宽广,银河璀璨,映衬出七夕的浪漫氛围。然而,这种浪漫并未掩盖诗人内心的忧虑。接着,诗人以“难寻仙客乘槎路”来表现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却难以实现。随后,诗人提到乞巧的孩子,流露出父爱与温情,表现出对家庭幸福的向往。最后,诗人用“民无余力年多恶”来揭示社会的苦难,表达了对百姓生活困境的关心,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了一股沉重的社会责任感,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呈现出陆游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和社会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露中庭十丈宽:描绘了一个清爽的夏夜,庭院宽广,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 天河仰视白漫漫:抬头仰望银河,展现出夜空的美丽和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 难寻仙客乘槎路:表达了寻找理想与真实之间的矛盾,令人感到无奈。
- 且伴吾儿乞巧盘:转向温情,陪伴孩子乞求乞巧,展现出父爱的温暖。
- 秋早时闻桐叶坠:秋天的到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 夜凉已怯紵衣单:夜晚变凉,衣物单薄,表现出对生活困境的感受。
- 民无余力年多恶:直抒胸臆,揭示民生困苦,体现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 退士私忧实万端:总结个人的忧虑,表达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河比作“白漫漫”,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七夕的美好与现实的苦难,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幸福的向往和对社会困境的深切忧虑。诗人在浪漫的节日中,感受到的却是对民生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担忧,体现了他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河:象征着浪漫和理想。
- 乞巧:象征着爱情和愿望的追求。
- 桐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秋天的到来。
- 夜凉:象征着生活的困苦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癸丑七夕》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陆游
C) 李白 -
“难寻仙客乘槎路”中的“槎”指的是什么? A) 船
B) 车
C) 飞机 -
诗中提到的“乞巧”是哪个节日的习俗? A) 中秋
B) 七夕
C) 春节
答案:
- B) 陆游
- A) 船
- B) 七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秋夕》 杜甫:描绘秋天的意境与忧伤。
诗词对比:
- 《鹊桥仙》(秦观)与《癸丑七夕》同样描绘了七夕的浪漫,但秦观的作品更侧重于爱情的美好,而陆游则更多关注社会的苦难与人们的生活。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