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
时间: 2025-04-28 13:12: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梅
北风号乔林,万象无容姿。
高标自有时,正与冰雪宜。
老干俨枯木,疏花粲横枝。
刻玉费天巧,不为俗跟窥。
托质在空谷,清高终见知。
论功鼎鼐间,枝头子离离。
白话文翻译:
在北风呼啸的乔木丛中,万物都失去了姿态。
高洁的梅花自有其盛开的时机,恰好与冰雪相映衬。
老梅树像枯木一般挺立,稀疏的花朵在横枝上绽放。
雕刻玉石需要天赋的巧妙,不屑于世俗的眼光。
梅花的品质寄托在空旷的山谷中,清高的气质最终会被人知晓。
在权势的中心,枝头的梅花依然自由生长。
注释:
- 乔林:高大的树木丛。
- 万象无容姿:万物都失去了美丽的形态。
- 高标:高洁的标志。
- 刻玉:雕刻玉石,象征技艺的精湛。
- 托质:寄托品质。
- 空谷:空旷的山谷,象征幽静之地。
- 鼎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这里象征权势或名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协,字子贞,号无闷,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高远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尤其擅长描写梅花等高洁的意象。
创作背景:
《江梅》是曾协在北风凛冽的季节中写作的,反映了他对梅花的深厚情感与对清高品质的追求。在宋代,梅花被视为高洁与坚韧的象征,常常与文人雅士的情操联系在一起。
诗歌鉴赏:
《江梅》这首诗,以北风和梅花为主线,描绘了寒冬中梅花的独特风姿,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赞美。诗的开头“北风号乔林”通过描写严寒的气候,营造了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接着以“万象无容姿”表现出在这严峻环境中,周围万物都显得无精打采,无法与梅花的高洁相提并论。
“高标自有时,正与冰雪宜”一句,点明了梅花的独特之处:虽然外界环境恶劣,但梅花却能在冰雪中绽放,显示出其卓然不群的风采。接下来的“老干俨枯木,疏花粲横枝”则描绘了老梅树的坚韧与稀疏花朵的娇美,这种对比更突显了梅花的高洁之美。
“刻玉费天巧,不为俗跟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眼光的蔑视,强调梅花的纯粹不受外界干扰。最后两句“托质在空谷,清高终见知”及“论功鼎鼐间,枝头子离离”则表明,梅花的优秀品质最终会被人所知,即使在权力与名利的中心,梅花依然傲然挺立。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与对世俗的超脱,表达了一种清高自持的生活态度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风号乔林:北风呼啸,树木高耸。描绘出一幅寒冷的冬日景象,突显环境的严酷。
- 万象无容姿:在这样的环境下,万物失去了美丽的姿态,生机和活力被抹去。
- 高标自有时:梅花作为高洁的象征,自有其开放的时机。
- 正与冰雪宜:与冰雪相映成趣,梅花在寒冷中显得更为珍贵。
- 老干俨枯木:老梅树像枯木一般挺立,显示出其坚韧的性格。
- 疏花粲横枝:稀疏的花朵在横枝上绽放,给人以清新之感。
- 刻玉费天巧:雕刻玉石需要极高的技艺,象征梅花的独特与珍贵。
- 不为俗跟窥:不屑于世俗的目光,强调梅花的高洁与独立。
- 托质在空谷:梅花的品质寄托在空旷的山谷中,象征着幽静与独立。
- 清高终见知:清高的品质最终会被人所认知。
- 论功鼎鼐间:在权力和名利的中心,梅花依然自得其乐。
- 枝头子离离:枝头的梅花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刻玉费天巧”将梅花的清高与玉石的珍贵相提并论。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梅花“清高终见知”,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和品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梅花展开,通过对梅花在寒冬中傲然开放的描写,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与对世俗眼光的超脱,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质。
- 北风:象征严酷的环境与考验。
- 冰雪:象征寒冷与孤独。
- 老干:象征经历与坚韧。
- 空谷:象征隐逸与清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北风号乔林”中的“乔林”指的是什么?
- A. 矮小的树木
- B. 高大的树木
- C. 田野
- D. 河流
-
“刻玉费天巧”中的“刻玉”象征着什么?
- A. 珍贵的品质
- B. 世俗的追求
- C. 低贱的事物
- D. 诗人的生活
-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梅花的赞美
- B. 对世俗的依附
- C. 对寒冬的抱怨
- D.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江梅》与《梅花》(王安石):
- 都描写梅花的高洁与坚韧,但王安石的《梅花》更强调梅花的坚强与不屈精神,而曾协的《江梅》则侧重于梅花在严寒环境中展现的清高气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提供了对诗歌风格的全面了解。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解读与分析,适合深入学习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