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时间: 2025-04-27 06:28:27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扬州西灵塔时的所见所感。宝塔高耸入云,俯瞰四周的景色。高塔的顶端与宇宙的元气相合,直指海面与云天的辽阔。万物在空中分隔,三天的景象像画梁一样连接着。水面上金色的寺庙影子摇曳,阳光下如火珠般闪耀。鸟儿轻轻拂过琼帘,霞光映衬着华丽的栱柱。目光随远方的行路而断,心情随着远航的帆船而飞扬。露水沐浴着梧桐和楸树,霜冻催黄了橘子和柚子。若能看见那玉笔般的光辉,在此时此刻照亮迷惘的方向。

注释:

  • 宝塔:高耸的塔楼,象征着佛教的圣地。
  • 苍苍:形容天空高远,也指颜色的深邃。
  • 元气:指天地的精气,合于自然之道。
  • 海云:海面与天空的结合,象征辽阔和高远。
  • 万象:万千景象。
  • 金刹:寺庙,金色的庙宇。
  • 琼帘:华美的帘幕。
  • 绣栱:精美的柱子。
  • 露浴:露水洗浴。
  • 玉毫:象征光芒或智慧的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和想象丰富著称,常表现对自由、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李白在其一生中多次游历,尤其是对江南的赞美不断。此诗写于他游历扬州时,登上西灵塔,感受秋日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灵塔的壮丽为起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理解与感受。开头两句“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描绘出高耸的塔楼与辽阔的视野,仿佛将人带入一种超然的境界。接着诗人通过“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将塔顶与自然的元气相融合,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秋日的美景,如“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不仅展现了塔影与阳光的交映,更传达出一种生动的气氛。鸟儿掠过、霞光辉映,仿佛在诉说着一种生机与活力。

末尾两句“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则是对自然季节变化的细致刻画,白露和霜寒让秋天的色彩更加鲜明,诗人在此时感受到的,不仅是对美的赞叹,还有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宝塔凌苍苍:高耸的塔楼直插天空,给人一种巍峨的感觉。
  2. 登攀览四荒:登上塔顶,四周的景色尽收眼底,展现出辽阔的视野。
  3. 顶高元气合:高处与自然的精气相合,暗含人与自然的和谐。
  4. 标出海云长:指向遥远的海面与云天,象征着广阔的天地。
  5. 万象分空界:万物在空中分隔,描绘出多样的景象。
  6. 三天接画梁:三重天际似乎连接着画梁,展现出一种艺术的美感。
  7. 水摇金刹影:水面上金色寺庙的影子在摇动,生动而富有灵动感。
  8. 日动火珠光:阳光如火珠般闪耀,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9. 鸟拂琼帘度:鸟儿轻轻掠过华美的帘子,增添了生命的气息。
  10. 霞连绣栱张:霞光映衬着精美的柱子,展现出视觉的美丽。
  11. 目随征路断:目光随着远方的途径而断,表现出一种思绪的流动。
  12. 心逐去帆扬:心情随着远航的帆船而高飞,体现出诗人的渴望自由。
  13. 露浴梧楸白:露水洗浴着梧桐和楸树,描绘了清晨的宁静。
  14. 霜催橘柚黄:霜冻催促橘子和柚子变黄,传达出秋天的气息。
  15. 玉毫如可见:光芒如同玉笔般闪亮,象征着智慧与启迪。
  16. 于此照迷方:在此时此刻照亮迷惘的方向,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动火珠光”,将日光比作火珠,形象而生动。
  • 拟人:如“鸟拂琼帘度”,赋予鸟儿以动作与情感。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形成音韵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秋日的赞美,以及在辽阔的天地间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高塔的登临,诗人感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短暂,传达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塔:象征着宗教与静谧。
  • 苍苍:代表高远与空旷。
  • 金刹:象征着光辉与神圣。
  • :分别代表秋天的寒冷与清晨的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宝塔”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宗教
    • C. 权力
  2. “水摇金刹影”中的“金刹”指的是什么?

    • A. 金色的寺庙
    • B. 富贵的生活
    • C. 华美的衣服
  3. 诗中“霜催橘柚黄”表达了什么季节的特征?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秋日登扬州西灵塔》均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显豪情壮志,后者则透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