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成父弟访王亢宗遇周钦止同过圆通看竹二首》
时间: 2025-01-26 04:02: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成父弟访王亢宗遇周钦止同过圆通看竹二首 赵蕃 〔宋代〕
访客因逢客,相携看竹来。 径从林下转,门向水边开。 高顾防惊鸟,徐行恐破苔。 故嫌溪浅落,妨我泛舟回。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去拜访客人时遇到了另一位客人,于是我们一同去看竹子。小径在林间蜿蜒,门在水边敞开。抬头高望,担心惊飞了鸟儿,缓缓行走,生怕踩破了青苔。故意嫌弃溪水太浅,妨碍了我泛舟返回。
注释:
字词注释:
- 访客:拜访客人。
- 因逢客:因为遇到了另一位客人。
- 相携:一起。
- 看竹:观赏竹子。
- 径:小路。
- 林下:树林下。
- 门向水边开:门朝向水边打开。
- 高顾:抬头看。
- 防惊鸟:防止惊飞鸟儿。
- 徐行:缓慢行走。
- 恐破苔:担心踩破青苔。
- 故嫌:故意嫌弃。
- 溪浅落:溪水浅。
- 妨我泛舟回:妨碍我泛舟返回。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即体现了其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访客并观赏竹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访客并观赏竹子的情景。诗中,“访客因逢客,相携看竹来”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的不期而遇,以及他们共同欣赏自然之美的愉悦心情。“径从林下转,门向水边开”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后两句“高顾防惊鸟,徐行恐破苔”则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细腻的情感。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访客因逢客,相携看竹来”:作者原本是去拜访客人,却意外遇到了另一位客人,于是两人一同去看竹子。
- “径从林下转,门向水边开”:小径在林间蜿蜒,门朝向水边敞开,描绘了一个幽静的自然环境。
- “高顾防惊鸟,徐行恐破苔”:作者抬头高望,担心惊飞了鸟儿,缓缓行走,生怕踩破了青苔,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尊重。
- “故嫌溪浅落,妨我泛舟回”:作者故意嫌弃溪水太浅,妨碍了他泛舟返回,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拟人:“高顾防惊鸟,徐行恐破苔”中的“防”和“恐”赋予了作者以人的情感和行为,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径从林下转,门向水边开”中的“径从”与“门向”,“林下”与“水边”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共同欣赏自然之美的愉悦心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高洁、坚韧。
- 林:象征幽静、自然。
- 水:象征流动、生命。
- 鸟:象征自由、灵动。
- 苔:象征静谧、古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访客因逢客”是指作者: A. 原本是去拜访客人,却意外遇到了另一位客人。 B. 原本是去拜访客人,却意外遇到了另一位朋友。 C. 原本是去拜访客人,却意外遇到了另一位亲戚。 D. 原本是去拜访客人,却意外遇到了另一位同事。
-
诗中“高顾防惊鸟,徐行恐破苔”体现了作者: A. 对自然生态的尊重。 B. 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C. 对自然生态的无知。 D. 对自然生态的恐惧。
-
诗中“故嫌溪浅落,妨我泛舟回”表达了作者: A. 对自然景物的欣赏。 B. 对自然景物的厌恶。 C. 对自然景物的无奈。 D. 对自然景物的忽视。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共同欣赏自然之美的愉悦心情。
诗词对比:
- 赵蕃《同成父弟访王亢宗遇周钦止同过圆通看竹二首》与苏轼《题西林壁》: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但赵蕃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哲理性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