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御笔临吴皇象如鹰帖赞》

时间: 2025-02-04 15:02:56

书法淳古,遡晋而上。

于上品中,则有皇象。

汉歌大风,思士之壮。

帝临此书,猎渭怀望。

於昭诒谋,倚重惟将。

岂象之临,亦意之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宗皇帝御笔临吴皇象如鹰帖赞
作者: 岳珂 〔宋代〕

书法淳古,遡晋而上。
于上品中,则有皇象。
汉歌大风,思士之壮。
帝临此书,猎渭怀望。
於昭诒谋,倚重惟将。
岂象之临,亦意之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美了古老淳朴的书法,追溯到晋朝及更早的时期。在那些优秀的作品中,有着皇帝的象征。汉代的《大风歌》表达了士人的壮志。皇帝在这里书写,仿佛在追逐那渭水的期望。对于昭和的谋略,依靠的唯有将帅。岂止是象征的临在,更是意图的追求。

注释:

  • 淳古:指书法古朴、自然的风格。
  • 皇象:指皇帝的书法象征,代表权威与地位。
  • 汉歌大风:出自《大风歌》,是汉代的一首著名歌曲,表达豪情壮志。
  • 猎渭:猎取渭水的期望,意指渭水是追求理想的象征。
  • 昭诒:昭和的谋略,暗指治理国家的智慧和策略。
  • 倚重惟将:强调对将领的依赖与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是宋代的一位诗人,擅长书法和诗歌创作。他的诗歌常常结合历史典故,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高宗时期,正值南宋初期,国家面临内外压力。诗中通过书法赞美皇帝的智慧与风范,反映了当时对文化与统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赞美,蕴含了对皇帝治国才能的认可与期望。诗中提到的“淳古”不仅抒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表现出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以“汉歌大风”作为转折,借用古代豪杰的壮志,展现了士人对理想的追求,暗示了当时士人心中的国家理想。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帝临此书”的描写,表现出皇帝在书法上的用心与期望,强调了领导者的责任与权威。而“倚重惟将”则进一步指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依赖将帅的智慧与才能是至关重要的。整首诗通过对书法的赞美,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交织的思考,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现实的紧迫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书法淳古,遡晋而上:强调书法的古朴性,追溯到了晋代。
  • 于上品中,则有皇象:在优秀的书法作品中,展现出皇帝的象征。
  • 汉歌大风,思士之壮:提到《大风歌》,表达士人的豪情壮志。
  • 帝临此书,猎渭怀望:皇帝在书写,寄托着对理想与未来的期望。
  • 於昭诒谋,倚重惟将:治理国家的智慧在于对将领的重视。
  • 岂象之临,亦意之尚:不仅是书法的象征,更是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猎渭”的形象,表达追求理想的决心。
  • 对仗:句子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书法与皇帝形象的结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推崇与对治理国家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法:象征文化传承与历史的深厚。
  • 皇象:代表权威与领导者的责任。
  • 大风歌:体现士人抱负与豪情的象征。
  • 渭水:暗喻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皇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皇帝的书法象征
    C. 一位历史人物
    答案: B

  2. “猎渭怀望”中,渭水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理想与追求
    C. 权力
    答案: B

  3. 诗中对将帅的重视,体现了哪个主题? A. 个人英雄主义
    B. 国家治理的智慧
    C. 传统文化的推崇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岳珂 vs. 杜甫:虽然两位诗人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都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理想。岳珂通过书法表达对皇帝的赞美,而杜甫则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与历史沧桑,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书法史》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