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湘南楼和方孚若韵》

时间: 2025-01-11 11:16:48

天教管领众山来,笋立平章翠作堆。

上马休怜翁矍铄,酌罍聊赋彼崔嵬。

楼高苍桂奇观列,人对黄花逸兴催。

公退呼儿同徙倚,卷舒风月等浮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教管领众山来,笋立平章翠作堆。
上马休怜翁矍铄,酌罍聊赋彼崔嵬。
楼高苍桂奇观列,人对黄花逸兴催。
公退呼儿同徙倚,卷舒风月等浮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湘南楼的所见所感。天公安排了众山环绕,像竹笋般直立,一片翠绿堆成了美丽的景致。骑马登楼时,不必怜惜老翁的苍老,举杯畅饮,随兴赋诗于这崔嵬的山峦。高楼上苍桂奇观如列阵般壮观,面对黄花,诗人的逸兴被激发。最后,呼唤孩子们一同倚靠,一起欣赏这随风而动的月色与浮动的尘埃。

注释:

  • 天教:天公安排、主宰。
  • 管领:引导、统领。
  • :竹笋,象征生长向上。
  • 平章:整齐、平坦的样子。
  • 矍铄:形容老年人的精神状态,精神矍铄。
  • 酌罍:举杯饮酒。
  • 彼崔嵬:指眼前高耸的山峰。
  • 苍桂:苍翠的桂树,象征高雅的风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廷秀,号鹿鸣,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真挚,常与友人吟咏、饮酒,表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与李曾伯的旅游和赏景活动密切相关,可能是在春秋时节,作者与友人登上湘南楼,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了他的诗情画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湘南楼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与楼阁的壮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开篇“天教管领众山来”,便营造出一种宏伟的自然场景,体现了自然的力量与诗人内心的震撼。随之而来的“笋立平章翠作堆”,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竹笋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旺盛与希望。

“上马休怜翁矍铄”一句,写出了诗人对老年人的尊重与理解,老翁虽年迈却依然精神矍铄,似乎是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接下来的“酌罍聊赋彼崔嵬”,则是作者与友人共饮时的豪情,酌酒赋诗,显示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最后四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沉醉,尤其是“公退呼儿同徙倚”,表现了一种亲情与和谐的氛围,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美好联系。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思考,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教管领众山来:自然的安排使众山围绕而来,暗示自然的伟大。
  2. 笋立平章翠作堆:竹笋直立,翠绿的叠加,象征生命的活力。
  3. 上马休怜翁矍铄:骑马到达高处,看到老翁精神焕发,反映出对老年人的尊重。
  4. 酌罍聊赋彼崔嵬:举杯饮酒,随兴作诗,表达对壮丽山川的赞美。
  5. 楼高苍桂奇观列:高楼之上,苍桂树成奇观,展现自然的美。
  6. 人对黄花逸兴催:人在黄花旁,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7. 公退呼儿同徙倚:呼唤孩子们共同欣赏,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8. 卷舒风月等浮埃:自然的变化与宁静的心境,表现了诗人的豁达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形容为竹笋,增强视觉冲击。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亲切感。
  • 对仗:如“卷舒风月”等,增加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自然的壮丽与人生态度的洒脱,强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伟大。
  • 竹笋:象征生机与希望。
  • 苍桂:象征高雅与超脱。
  • 黄花:象征美好与灵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翠”用来形容什么? A. 竹笋
    B. 黄花
    C. 苍桂
    D. 大山

  2. 诗人呼唤孩子们一同欣赏的是什么? A. 黄花
    B. 风月
    C. 笋立
    D. 大山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可将李曾伯的《登湘南楼和方孚若韵》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比较,前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表现壮丽景色带来的豪情壮志,二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