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长安诸寺联句。崇义坊招福院。赠诸上人联句》

时间: 2025-01-27 03:15:35

翻了西天偈,烧馀梵宇香。

撚眉愁俗客,支颊背残阳。

——段成式

洲号惟思沃,山名只记匡。

辨中摧世智,定里破魔强。

——张希复

许睿禅心彻,汤休诗思长。

朗吟疏磬断,久语贯珠妨。

——段成式

乘兴书芭叶,闲来入豆房。

漫题存古壁,怪画匝长廊。

——张希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翻了西天偈,烧馀梵宇香。
撚眉愁俗客,支颊背残阳。
段成式洲号惟思沃,山名只记匡。
辨中摧世智,定里破魔强。
张希复许睿禅心彻,汤休诗思长。
朗吟疏磬断,久语贯珠妨。
段成式乘兴书芭叶,闲来入豆房。
漫题存古壁,怪画匝长廊。

白话文翻译:

翻开了西天的偈语,焚烧着寺庙余留的香火。
皱眉为世俗之客而感到忧愁,倚颊背对着夕阳的余晖。
段成式在洲上号称惟思沃,山名仅仅记得匡。
在内心深处摧毁世间的智慧,心中坚定地破除魔障的强烈欲望。
张希复与许睿的禅心清澈,汤休的诗思悠长。
朗朗吟诵中,疏落的磬声断绝,长久的交谈让珠玉的声音受到阻碍。
段成式兴致勃勃地在芭蕉叶上书写,闲来之际走进豆房。
随意在古老的墙壁上题字,奇特的画作环绕着长廊。

注释:

  • :佛教中的短诗或韵文,用于表达佛理。
  • 梵宇:指寺庙。
  • 撚眉:皱眉,表示忧愁或烦恼。
  • 支颊:靠着脸颊,表示思索或沉思。
  • 段成式:诗人自称,表明自己的身份。
  • 世智:世间的智慧,指世俗的看法。
  • 魔强:指内心的困扰和障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成式(约公元835年-901年),唐代诗人,字子华,号惟思,晚号沃洲,生于河南,后移居长安。段成式以诗名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游长安诸寺联句》是段成式在长安游览寺庙时的所作。长安作为当时的文化中心,不仅是政治中心,还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播地。诗中通过对寺庙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与对佛教哲理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段成式在长安诸寺游玩时的所感所思,诗中充满了对世俗的反思以及对佛教哲理的探讨。首联以“翻了西天偈”开篇,直接引入佛教元素,表明了作者对佛教思想的关注和追求。接着以“烧馀梵宇香”描绘了寺庙的静谧氛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中间部分则通过“撚眉愁俗客”与“支颊背残阳”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忧愁,仿佛在思索人生的意义。最后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古老文化的向往与思考,反映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观察,又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人生、佛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翻了西天偈”:表达了对佛教经典的研究和探讨。
  • “烧馀梵宇香”:描绘寺庙香火余留的静谧。
  • “撚眉愁俗客”:诗人因世俗琐事而皱眉,表现出对世俗的疲惫。
  • “支颊背残阳”:静坐思索,夕阳西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疏磬断”比喻诗人的心境。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世事的思考与对佛教思想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天:象征佛教文化。
  • 梵宇:象征寺庙的宁静。
  • 残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容,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天”指的是什么?

    • A. 现实中的西方
    • B. 佛教思想
    • C. 唐代的地理位置
      答案:B
  2.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愉快
    • B. 无所谓
    • C. 愁苦
      答案:C
  3. “撚眉愁俗客”中的“俗客”指的是什么?

    • A. 世俗的人
    • B. 朋友
    • C. 寺庙的僧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 《段成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