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猿臂将军战不休,当时部曲已封侯。
夜深忽梦燕山月,犹幸君王晚更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战场上不知疲倦地战斗,曾经的部下已经被封为侯爵。夜深时分,诗人忽然梦见了燕山的明月,庆幸的是君王在晚年仍然能收复失地。
注释:
- 猿臂:猿的手臂,形容将军的勇猛和强壮。
- 战不休:形容将军在战斗中没有停息,一直奋战不息。
- 部曲:古代军队的部队,这里指将军的手下。
- 封侯:被封为侯爵,表示地位的提升和荣誉。
- 夜深:夜晚很深,暗示诗人沉浸在思考或回忆之中。
- 燕山月:燕山的明月,意象美丽,常用来象征思乡或怀念。
- 君王:指统治者或皇帝,表达对国家和领导的关心。
典故解析:
- 燕山:位于今河北与内蒙古交界,历史上是著名的战场和风景名胜,常常与忠诚、思乡的情感相联系。
- 封侯:是对功臣的封赏,反映了古代对武将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字子晦,号景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豪放激昂和悲歌慷慨著称。他的诗风受前人影响,但又独具特色,常表达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描述将军的英勇和对国家的忧虑,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和对英雄的怀念。诗中透出对将军的钦佩,同时也反映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将军的形象开头,展示出一种英勇无畏的气概。将军在战斗中“战不休”,传达出一种忠诚与坚持,似乎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接着,诗人转入梦境,燕山的明月成为诗人思绪的寄托,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向往。
诗中“君王晚更收”一句,既是对过去荣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期盼。诗人对将军和君王的描写,体现出对忠臣良将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这种情感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历史记忆,也诉说了一个时代的沧桑与变迁。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猿臂将军战不休:描绘将军英勇奋战,象征力量与不屈。
- 当时部曲已封侯:表现将军的功绩和对国家的贡献,显示出历史的荣耀。
- 夜深忽梦燕山月:梦境中的燕山月亮,寓意思乡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犹幸君王晚更收: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君王的期许。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猿臂”比喻将军的勇猛,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 意象:通过“燕山月”引发对故土的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将军的形象和梦境的描写,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与怀念,同时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猿臂:象征着英勇和力量。
- 燕山月:象征着思乡和美好回忆。
- 君王:代表国家的希望与领导者的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猿臂将军”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物?
- A. 一位文人
- B. 一位勇猛的将军
- C. 一位商人
- 答案:B
-
诗中“夜深忽梦燕山月”的意思是什么?
- A. 梦见仇敌
- B. 思念故乡
- C. 祝福君王
- 答案:B
-
“犹幸君王晚更收”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怎样的心情?
- A. 失望
- B. 感激与期待
- C. 无所谓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此诗都包含对月亮的描写,但前者更多体现了自然的美,而《呈徐侍郎兼寄辛幼安》则结合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