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杂诗二十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0 22:07:53

清樾陂陀外,春深四五家。

丛祠下箫鼓,平楚暗桑麻。

水国潜虬傲,天程去鸟赊。

仙山仍在目,潇洒送生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樾陂陀外,春深四五家。
丛祠下箫鼓,平楚暗桑麻。
水国潜虬傲,天程去鸟赊。
仙山仍在目,潇洒送生涯。

白话文翻译

在清澈的树荫下,水塘的外面,春天已经深深地到了四五家人家。
丛林中的祠堂下,传来悠扬的箫声和鼓声,平原上,桑树和麻田显得格外幽暗。
在这个水乡,潜藏的龙虬傲然挺立,而在天空的旅途中,飞鸟似乎在缓缓地飞离。
仙山依然在我的视野中,潇洒自如地送走了我的人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树荫。
  • 陂陀:水塘的边缘。
  • 丛祠:聚集的庙宇。
  • 箫鼓:古代乐器,象征着祭祀时的乐声。
  • 平楚:平原上的楚地,指代田野。
  • 暗桑麻:暗淡的桑树和麻田,表现出一种宁静和阴郁。
  • 潜虬:水中隐藏的龙,象征着潜藏的力量。
  • :缓缓地移动。
  • 潇洒:洒脱,从容不迫。

典故解析:

  • 仙山:在古代文学中,仙山常常象征着理想的境地或超脱的生活。
  • 潜虬:与道教文化有关,代表着隐士或者有超凡能力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弇,北宋时期的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景交融著称。刘弇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山水田园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莆田杂诗》系列反映了刘弇在莆田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此诗写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莆田杂诗二十首 其一》是一首具有浓厚自然气息的诗。诗中开篇描绘了春天的莆田,清樾与水塘相映成趣,四五家人家点缀其间,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田园风光。接着,诗人用“丛祠下箫鼓”描绘出一种文化氛围,这里不仅有自然的美丽,还有人们的生活气息,仿佛听到了祭祀的乐声,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水国潜虬傲”一句,展现了水乡的特有风貌,潜伏在水中的虬龙象征着强大而隐秘的力量,暗示着这片土地上不仅有平静的表象,还有深藏的精神和文化底蕴。而“天程去鸟赊”则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的渴望,飞鸟在天际的缓慢飞行,仿佛在诉说着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两句“仙山仍在目,潇洒送生涯”更是诗的高潮,仙山象征理想与追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来的从容与洒脱,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一种人和自然和谐共存、自由自在的生活理念,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樾陂陀外:描绘了清幽的树荫与水塘的美景,暗示着自然的宁静。
  • 春深四五家:春天已经深厚,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形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 丛祠下箫鼓:祭祀的乐声给自然增添了人文气息,显示出地方文化的活力。
  • 平楚暗桑麻:田野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土地的丰饶与宁静。
  • 水国潜虬傲:水乡的象征,暗示着强大的潜力和生命力。
  • 天程去鸟赊:鸟儿的悠然飞行,象征着自由的追求与生活的节奏。
  • 仙山仍在目:理想与追求始终在心中,表现出一种永恒的向往。
  • 潇洒送生涯: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乡比作“水国”,赋予了地域以生命感。
  • 拟人:将飞鸟的飞行拟人化,表现出自由的意象。
  • 对仗:如“清樾陂陀外,春深四五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展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宁静之间对人生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安宁与避世。
  • 潜虬:代表着潜在的力量与生机。
  • 仙山:理想的象征,超越现实的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自然背景,也承载了诗人对生活、理想与自由的深层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丛祠下箫鼓”指的是什么? A. 风景
    B. 祭祀场景
    C. 家庭生活
    答案:B

  2. “水国潜虬傲”中,“潜虬”象征着什么? A. 普通人
    B. 潜藏的力量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B

  3. 诗中的“潇洒送生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什么态度? A. 紧张
    B. 从容
    C. 忧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自华《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春天的自然美。
  • 王维《山居秋暝》:表现山水田园的悠然自得。

诗词对比:
刘弇的《莆田杂诗》与王维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侧重于山的雄伟与深邃,而刘弇则强调水乡的温柔与宁静。两者在意境上形成了对比,但在对自然的热爱上却有着共通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宋代诗歌的经典作品集,提供丰富的背景与赏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帮助理解古诗词的技巧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