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题兴化园亭
作者: 贾岛 〔唐代〕
原文展示: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为了建造这个池塘,破坏了千家万户的土地,却不去栽种桃树和李树,而是种下了蔷薇。到秋天,蔷薇花落,秋风起时,荆棘遍地,你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注释:
- 破却:撕毁、毁坏。
- 千家:指很多家庭,象征性地表达破坏的广泛性。
- 池:指池塘。
- 桃李:桃树和李树,传统上象征着美好和丰收。
- 蔷薇:一种花卉,常用作装饰,但此处带有讽刺意味。
- 荆棘:带刺的植物,象征着痛苦和烦恼。
- 君始知:你才开始明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意象的对比,反映了对美好事物与现实痛苦的反思,表达了对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却忽视其代价的批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郎,号潜溪,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古朴的风格和深邃的意境闻名。与王维齐名,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园亭的描写,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诗歌鉴赏:
《题兴化园亭》通过对园亭的描写,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时所付出的代价。诗的开头,诗人以“破却千家”引入,强调了为了这一池塘的建立,竟然要摧毁多少家庭,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园亭的美丽,更使人感到一种沉重的负担。接着,诗人提到不种桃李而种蔷薇,体现了对美的追求的偏差。桃李象征着丰收与希望,而蔷薇则带有装饰性但却不结实的特质。最后,以“荆棘满庭”收尾,暗示了追求美好的结果并不一定是美好的,反而可能招致痛苦。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刻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破却千家作一池:为了这个池塘,千家万户的生活被破坏,暗示了追求美好环境的代价。
- 不栽桃李种蔷薇:没有种植传统的果树,而选择了蔷薇,反映出一种错误的选择。
- 蔷薇花落秋风起:秋天来临,蔷薇花凋谢,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终究是短暂的。
- 荆棘满庭君始知:荆棘丛生,意味着痛苦的后果,表达了对选择后果的反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蔷薇”与“桃李”对比,表达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
- 对仗:整首诗保持了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代价与现实的冲突,引导人们反思选择的后果,提醒人们关注真正的幸福与价值。
意象分析:
- 千家: 象征着家庭与生活的基础。
- 池: 代表着理想的生活环境。
- 桃李: 象征着传统的美好与丰收。
- 蔷薇: 代表着短暂的美丽与表面的吸引力。
- 荆棘: 代表着现实中的困扰与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题兴化园亭》的作者是谁? a) 王维
b) 贾岛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荆棘”象征什么? a) 美好生活
b) 痛苦与烦恼
c) 丰收的希望 -
诗中所描绘的园亭是如何建立的? a) 通过种植桃李
b) 破坏千家万户
c) 自然形成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贾岛的《题兴化园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探讨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但贾岛更侧重于对人们选择的反思,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贾岛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