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信甫之江东》
时间: 2025-02-04 15:44:3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信甫之江东
作者: 陈深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僦屋吴城不厌贫,江东初奉蘧书新。
壮年地略须名世,异国光阴肯滞人。
官舍草生三月晚,遗宫花落六朝暮。
到时公事期程暇,应有新诗寄工频。
白话文翻译:
我在吴城租住的房子里,不觉得贫穷有多么可厌。江东刚刚收到你的新书。
年轻时的事业必须要出名,异乡的光阴怎么会让我停留?
官舍的草在三月时节已开始生长,遗留下来的宫中花儿在六朝的黄昏中凋落。
到那个时候,公务繁忙的日子应该会宽裕,应该会有新诗寄给你。
注释:
- 僦屋:租住的房子。
- 吴城:指吴地的城镇,今江苏一带。
- 蘧书:可能指书信或文书。
- 庄年:壮年时期。
- 官舍:官员居住的地方。
- 六朝:指东吴时期,特指六个朝代。
- 公事:公务,指政治事务。
典故解析:
“六朝”指的是东晋及其后的一系列朝代,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对于旧时光的怀念。诗中提到的地方和时事,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深,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寄情于山水之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与友人分离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感慨。吴地的环境和个人的经历交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友人的思念。首联以“僦屋吴城不厌贫”开篇,表明诗人对贫穷的淡然态度,体现了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接下来提到的“江东初奉蘧书新”则传达出一种对友人来信的期待,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友情。
诗中“壮年地略须名世”,透露出诗人对于事业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比的手法通过“异国光阴肯滞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仿佛在说时间与空间的流逝是不可逆的。接下来的两句则运用自然景象来映衬个人的情感,草生三月,花落六朝,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不仅表现了季节的变迁,也反映了个人命运的起伏。
最后一句“到时公事期程暇,应有新诗寄工频”,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尽管身处异乡,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创作的热情依旧存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僦屋吴城不厌贫”:表达诗人安于贫穷的心态。
- “江东初奉蘧书新”:期盼友人新书来信,渴望交流。
- “壮年地略须名世”:强调人在壮年时期应有所成就。
- “异国光阴肯滞人”:感慨时间流逝,不会停留在某个地方。
- “官舍草生三月晚”:描绘官舍草木生长的情景,象征春天的到来。
- “遗宫花落六朝暮”:追溯历史,感慨过往事物的消逝。
- “到时公事期程暇,应有新诗寄工频”:展望未来,希望公务繁忙之余能够写诗寄给朋友。
-
修辞手法:
- 比喻:“官舍草生”隐喻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对仗:“草生三月晚,花落六朝暮”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现时间的流逝。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坚持。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吴城: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环境。
- 蘧书:象征着友谊与沟通。
- 草、花:自然意象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江东”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江苏
- B) 浙江
- C) 安徽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 A) 不满
- B) 安于现状
- C) 消极
-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代的是:
- A) 一个朝代
- B) 多个朝代
- C) 一个地方
答案:
- A) 江苏
- B) 安于现状
- B) 多个朝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对比杜甫与陈深的作品,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杜甫的作品更偏向于对家国的忧虑,而陈深则更侧重于个人的生活状态和对友谊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