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明朝是,征人未到家。
书无来使便,菊有故园花。
秋鬓霜根短,西风雪片斜。
持螯闲老手,愁思满天涯。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的明天,远征的战士还未归家。
没有书信的音信,只有故乡的菊花在盛开。
秋天的白发短少,西风中雪片斜飞。
无所事事的老手,愁苦的思念填满了天涯。
注释:
- 九日:指农历重阳节,也称“重阳”。
- 征人:指远征的士兵或游子。
- 书无来使便:没有人来带信。
- 菊有故园花:故乡的菊花开得正好。
- 秋鬓霜根短:秋天的白发稀少,暗示年纪渐长。
- 西风雪片斜:西风中飘落的雪花,描绘了寒冷的秋冬交替。
- 持螯闲老手:拿着螯的老手,可能指的是年纪大了却无所事事。
典故解析:
“九日”是重阳节,象征着长寿和团圆。诗中的“菊”是重阳节的象征,古时人们在这一天有饮菊酒、赏菊花的习俗,寓意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宜甫是元代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故乡的眷恋。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可能身处异地,思念家乡和亲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九日明朝是寄吴成季》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诗。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却因身处他乡而倍加感伤。开头两句简洁明了,直接交代了时间和人物,呈现出一种急切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故乡菊花的描绘,带出了对故乡的眷恋。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尤其在重阳节,寓意更为深远。
“秋鬓霜根短”一句,既是对个人年龄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通过秋天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最后两句使用了“持螯闲老手”的意象,生动描绘了老者的闲适与无聊,愁思则如天边的云彩,无处不在,令人倍感压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广泛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九日明朝是”:重阳节的清晨,设定了时间背景。
- “征人未到家”: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
- “书无来使便”:没有信使带来书信,暗示孤独和无奈。
- “菊有故园花”:故乡的菊花盛开,带来对故乡的思念。
- “秋鬓霜根短”:岁月流逝,感叹自己年纪渐长。
- “西风雪片斜”:描绘了秋冬交替的寒意,增添了忧伤的气氛。
- “持螯闲老手”:无所事事的状态,反映出时间的无情。
- “愁思满天涯”:愁苦的思念无处不在,心情凄凉。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鬓霜根短”,用“霜”来比喻人的白发,诗意深远。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乡情感展开,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与重阳节的习俗相结合,承载了思乡的情感。
- 秋风:象征时光的流逝,带来了一种孤独和寒冷的感觉。
- 白发:代表岁月的无情,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喜欢
- B. 忘记
- C. 思念
-
“持螯闲老手”中“螯”指的是什么?
- A. 手
- B. 蟹的钳子
- C. 书信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是思念亲人,但语言更为沉重。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兄弟情为主线,情感更加亲密,表达方式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解读》